| 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 2. 难度:简单 | |||||
|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什么行为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②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③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感的,更别说智慧了。 ④然而,随着科学家对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地发现植物不但有“情”,而且还有“智”呢。 ⑤“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就充分说明了草木的无情。
|
|||||
| 7. 难度:简单 | |||||
|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感动,能让人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感动,会使人的心灵变得美善。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动别人,是一种kuì赠;被别人感动,哪怕是紧闭的心扉抑或是麻木的灵魂,也会得到开启和滋润。如果说麻木的心是一块贫jí的土地,那么,感动就是浇灌它的一hóng甘泉。啜饮了感动的甘泉,能使你走出人生的迷wǎng,令你倍添重新开创新生活的信心。
|
|||||
| 8. 难度:简单 | |
|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分) 1. ,寻常百姓家。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春蚕到死丝方尽, 。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6.《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中体现“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美学道理的一句诗是: , 。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能体现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一句诗是: , 。
|
|
| 9. 难度:简单 | |
|
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终皈佛门的是 ,而头脑简单、直爽率真、愚忠而亡的是 。(2分) 2.《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却同样义薄云天,请你举出两位能体现这种“义气”的英雄人物及其相应事迹。(4分) 人物: 事迹: 人物: 事迹:
|
|
| 10. 难度:简单 | |
|
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茅晓鸣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茅晓鸣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他。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他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妈妈说: 。(2分) 同学说: 。(2分)
|
|
| 11. 难度:简单 | |
|
诗歌欣赏(5 分) 论诗 赵翼 之一 之二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 “之二” 中诗人否定了李杜的文学成就吗?你能结合“之一”中的诗句说明“之二”中“不新鲜”的含义吗?(3分)
2.结合两首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提出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2分)
|
|
| 12.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12-16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礼愈至 (3)宋濂尝与客饮 (4)濂具以实对 2.下面划线的“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诚然,卿不朕欺。 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4分)
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2分)
|
|||||
| 13.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题目。(12分) 鸟中诸葛 ⑴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⑵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⑶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叨到嘴里。 ⑷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⑸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叨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⑹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⑺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 ⑻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⑼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100多个词呢! ⑽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⑾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⑿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1.用文中的话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2.选文第⑦⑨段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2分) 3.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4.用选文中的语句解释乌鸦“报丧之谜”。(3分) ① ② ③ 5.乌鸦是一种飞禽,却很有人情味,请找出相应的语段,说说它给你的启示。(3分) (1)语段(写出段落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
| 14.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18分) 锁 ⑴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顺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⑵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⑶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的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⑷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成天不言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⑸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⑹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⑺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拭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⑻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⑼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锁。 ⑽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⑾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地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⑿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⒀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1.上文是一篇 (体裁),请简要概括其大意: (3分) 2.想一想,这一篇文章要提醒人们的是什么?(2分)
3.文中两次写到了大姑“眨眼”,大姑两次眨眼,各有用意。请分别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解释大姑眨眼的用意。(4分) (1)第一次眨眼的用意: (2)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楚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来,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5.请在⑥段的横线处加上一段话,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3分)
6.说说文章以“锁”为题的含义及作用。(3分)
|
|
| 15. 难度:简单 | |
|
作文(60 分) 走过岁月的四季,我们一路向前走;穿过历史的尘烟,我们的民族向前走。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向前走。向前走,需要满怀的激情;向前走,需要理性的思索。向前走是成长,是希望,是信念,是责任,是挑战,是突破…… 请以“向前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⑵ 不少于600字; ⑶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