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若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或“殷商”,是因为下列哪一件事?(  )

A. 盘庚迁殷 B. 商汤灭夏 C. 武王伐纣 D. 平王东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四幅图中,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深耕细作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 提出“仁”的学说

B. 提出“为政以德”

C. 创办私学

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 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分封制的形成    B. 世袭制的确立

C.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的地图反映的时期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与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历史人物是(  

A. 商纣王与周武王    B. 秦二世与陈胜    C. 项羽与刘邦    D. 陈胜与吴广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

A.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B.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C.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

D.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公元前一世纪中期,有一位美丽的宫女为了和平远嫁匈奴,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位女子是

A. 貂蝉

B. 王昭君

C. 西施

D. 杨贵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汉朝有位皇帝在位时期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形成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 88 年)章帝死,年仅 10 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 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 时期历史现象是(  )

A. 丞相权力膨胀 B.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外戚专权 D. 宦官专权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人口大迁徙的理解,错误的是

A. 人口大迁徙造成了社会大动乱

B. 战争、天灾导致人口大迁徙

C. 它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

D. 主要是从北方迁到南方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我国古代,很多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源于战役。下列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与战役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

A.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B.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

C. 风声鹤唳——官渡之战    D. 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A. 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 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 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 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或史实

结论

A

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

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B

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刘备占领四川和云贵地区,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湖北和湖南。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繁

D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破坏南方稳定,阻碍经济开发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的是

A. 云冈石窟

B.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战国编钟

D. 龙门石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我国古代书法家是

A. 顾恺之

B. 郦道元

C. 司马迁

D. 王羲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②缫丝、织布、制瓷业快速进步

③商业贸易及城市的繁荣发展

④北方民族南迁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请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重大工程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1)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铸造出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秦始皇派人开凿的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3)在我国西南地区化水害为水利,迄今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

 

三、判断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尊王攘夷”的有利地位。(判断对错)

改正: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欧洲,有利于文明的传承。(判断对错)

改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司马迁所著的编年体《史记》的高度评价。(判断对错)

改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华佗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判断对错)

改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判断对错)

改正: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开放则兴,是重要的历史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见图)

材料三: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张骞“始开”的任务是什么?

(2)为了加强对材料二中C区域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总管该地区事务?东汉时期又派人经营该地区等,以上史实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村料二示意图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4)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上经济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制度创新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说历史)

(1)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管理,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文解历史)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

——《史记》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周朝地方管理制度有何弊端?结合西汉或西晋的史实,并加以说明。

(以古鉴今)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雏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3)据材料,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邀请你进行探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亵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1)依据材料概括改革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勿照搬原文)

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擊(没收其娈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魏主“建都”哪里?除材料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

(4)上述改革促进了社会性质转变的有哪些?你认为上述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