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内容与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见下图)不相符的是

A. 能够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已学会使用火

D. 有爱美的意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禅让”的主要标准是

A. 财产

B. 血缘

C. 贤德

D. 出身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夏朝历时四百七,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此歌谣主要告诉人们

A. 分封制弊端

B. 世袭制出现

C. 商周青铜文化

D. 暴政导致亡国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B.

C.

D.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的学派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战国时期,为秦国强大、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改革是

A. 管仲改革

B. 吴起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是古代某一私学的授课情景,讲学者传授的应该是

A. 道家学说

B. 儒家学说

C. 墨家学说

D. 法家学说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朝十二字砖(见图)。这块方砖上的字体应该是

A. 金文

B. 行书

C. 小篆

D. 隶书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中央机构采用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推恩令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这一事件发生在

A. 公元前2世纪初

B. 公元2世纪初

C. 公元前1世纪初

D. 公元1世纪初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符号,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

A. 张骞    B. 玄奘    C. 班固    D. 张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通过研读下图,你能判断它反映了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为探究三国鼎立的历史,某学生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史书《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指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的是

A. 电脑游戏

B. 史书

C. 小说

D. 影碟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他就是司马迁。下列关于他的著作《史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纪传体体裁

B. 通史体系

C. 文笔优美

D. 只为帝王写传记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东汉蔡伦(下图)能入选邮票图案,是因为他

A. 造出了千里船

B. 发明了造纸术

C. 改进了造纸术

D. 创编了五禽戏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设计表格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A. 北方经济的恢复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北方人大量南迁

D. 三足鼎立的局势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地区被开发,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大大缩小。与“江南地区被开发”无关的是

A. 中原先进生产工具传入

B. 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C.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D. 江南的社会比较安定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出现了许多著名书法家。其中一位书法家的作品被当时人称赞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是

A. 钟繇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他将圆周率算到了小数点后七位,是当时世界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材料中的“他”是

A. 贾思勰

B. 祖冲之

C. 顾恺之

D. 郦道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长江、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图》

材料二  在河南辉县固围村的战国时期魏墓中,一次出土了铁器160多件,其中有铁农具58件,数件“V”形犁或铁犁冠被发现。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史记》

(1)据材料一,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居住的什么远古先民?他们分别主要种植什么粮食作物?

(2)材料二中铁农具和牛耕最早出现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们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

(3)据材料三,什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它兴建于何时?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经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称鲜卑语为“北语”,称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是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坐具和二胡。

(1)据材料一,你推论修建长城的是哪一个“皇帝”?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修长城的看法。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改革对民族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3)观察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民族的交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演变的总趋势。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所说的“儒墨道法”四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各一人。

(2)材料二中的“臣”是谁?他给汉武帝在思想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提出了什么建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什么趋势?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