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仪征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一位历史爱好者参观北京人遗址时发现有大量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不能反映出

A.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B. 北京人会种植粮食

C. 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 北京人会猎取动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元谋人、北京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史料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干燥,居住的房屋主要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潮湿,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房屋结构出现差异的原因为

①地理环境的不同   

②气候条件的不同   

③种植农作物的不同   

④都会制作乐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黄帝陵和炎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

A. 炎帝和黄帝发明农耕、历法、船只

B.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C. 炎帝、黄帝打败蚩尤后走向联合

D. 陵园山水环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商纣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商纣王建立商朝,开国之君

B. 商纣王选贤任能,勤俭治国

C. 商纣王穷奢极欲,施用酷刑

D. 商纣王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材料中未提及

A. 分封制实施的背景    B. 分封对象的权利

C. 分封对象的选拔依据    D. 分封制实施的目的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与分封制有关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原始社会时期盛行的文字    B. 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 还不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形式    D. 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字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下图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可推断它的用途为

A. 农具    B. 食具    C. 货币    D. 礼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统治阶级间的矛盾加剧    B. 周王室王权衰落

C. 分封制崩溃    D. 楚王企图将鼎掠回国内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由此可知

A. 春秋时期部分地区已经使用铁制农具    B.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在全国推广

C. 春秋时期人们已不再使用青铜农具    D.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采用牛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 刘德增在《虎狼之国——秦国》中如此评价秦国。秦国成为“虎狼之国”得益于

A.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B. 商鞅变法    C. 城濮之战的胜利    D. 管仲变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连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B. 编制户口    C. 奖励军功    D. 奖励生产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 (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的学说主要集中在下列那本书中

A. 《道德经》    B. 《论语》    C. 《韩非子》    D. 《史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下列思想家跟孔子同一学派的有

①墨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荀子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有位学者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思想空前活跃、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局面,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次是在本世纪的五四运动前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空前活跃是

A.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孔子不仅是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广收门徒,最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于(   )

A.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B. 有利于“仁”的思想的传播

C. 使孔子成了大教育家 D. 有利于树立君主权威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面关于“马”字的几种书体,在秦朝时被确定为全国规范文字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2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刺史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各自为政,此消彼长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层层分封,等级分明    D. 世袭制兴,禅让制灭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战国,天下分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天下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看图回答这次起义的首发地是

A.     B. 大泽乡    C. 咸阳    D. 巨鹿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 春秋——战国    B. 秦——西汉    C. 东周——秦    D. 西汉—一东汉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西汉初,经过几位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

A. “光武中兴” B. “贞观之治” C. “文景之治” D. “开元盛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空前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韩非子》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回答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

(2)阅读材料二分别概括老子和韩非子的主要主张。

(3)据材料三回答“百家争鸣”的影响。

(4)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结合所学回答“百家争鸣”的局面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时变动有时延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随着郡、县的普遍建立从‘分土而治’过渡到‘分民而治’一个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体。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分封制的对象。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3)材料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由哪位统治者推广到了全国?据材料三概括此政治制度实行的影响。

(4)据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从西周到战国再到秦朝建立,此过程中的政治制度的变动和延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人类生存之本。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农业、农民”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关注的重点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石器早期人们先砍伐地面上的杂草树木,在草木干燥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即可进行播种,种植农作物。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七年级教科书》

材料二: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 ,(2) 作物 ,(3)农具 ,(4)劳力。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夏五月,兵皆罢归家……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汉书•高帝纪》

材料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共十九大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新石器时代的耕作方式?神农氏成为部落首领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和汉高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3)阅读材料三回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任答一点)

(4)试分析为何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导者都重视农业?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