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宜宾市2018春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是我国古代年代更替示意图的一部分,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唐  西汉  明    B. 秦  南宋  东汉    C. 唐   南宋   明    D. 三国  宋  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主要反映隋朝大运河

A. 带来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B. 促进了渔业和商业进步

C. 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D. 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材料集中反映了科举制是

A. 权贵子弟们做官的唯一的出路    B. 新皇帝继承皇位的必要保障

C. 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D. 考核官员们政绩的绝对标准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由此产生的局面被誉为

A. “文景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唐朝社会风气的相关描述,准确的是

A. 整体表现为比较开放、昂扬进取、充满活力

B. 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明显缺乏活力

C. 兼容并蓄,衣食住行多受西南少数民族影响

D. 女子不能接受教育,性别歧视仍然十分严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反映的成就,集中体现了唐朝

A. 手工业的高超    B. 制瓷业的水平    C. 丝织业的工艺    D. 商业十分繁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歌颂祖国山河壮美,抒发昂扬的进取精神,飘逸洒脱……”的诗人是

A. 白居易    B. 杜甫    C. 王维    D. 李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材料判断通判的作用是

A. 削弱宰相权力    B. 分解知州权力    C. 控制地方财政    D. 掌控地方军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送岁币。”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送“岁币”的原因是辽、西夏在战争中的失利

B. “岁币”给宋、金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C. 送“岁币”有利于边境安定,促进了贸易往来

D. 送“岁币”加剧了百姓负担,使边境战乱频繁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对于下图人物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率领“杨家将”抗击金军

B. 一生廉洁奉公、精忠报国

C. 率军在郾城大败辽军主力

D. 被宋太宗和秦桧谋害致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人物具有的共同点是

A. 盛世局面的开创者    B. 崭新王朝的缔造者

C. 封建制度的终结者    D. 中外交流的实践者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以下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信息是

A. 两宋时期农业的发展进步    B. 两宋时期交通工具的变革

C. 江南地区商业繁荣的景象    D. 南方人民庆祝丰收的场景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是宋代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商标广告的出现反映宋代

A. 商业活跃有竞争意识    B. 政府鼓励发展商业

C. 广告营销的广泛普及    D. 手工业的繁荣景象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失事沉没的木质古船……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此材料主要反映宋代

A. 农业的繁荣    B. 纺织业兴盛    C. 文化的昌盛    D. 海外贸易发达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漫长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 隋朝    B. 唐朝    C. 南宋    D. 明朝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关于下列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    B. 都对词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C. 作品都抒发了强烈报国情怀    D. 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人物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的板书中出现了“设三司”、“废丞相”、“锦衣卫”等字样,可见本节课涉及

A. 明朝的对外关系    B. 明朝的经济发展    C. 地方官制的改革    D. 朱元璋强化君权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观察以下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能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目的和意义    B. 原因和规模    C. 活动及范围    D. 路线与次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广东沿海倭患基本解除”据材料可知,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是

A. 灵活的战术,坚强的意志    B. 军队训练有素,协同作战

C. 倭寇十分软弱,不堪一击    D. 卓越的才能,远大的志向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小明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探究明朝历史,可知他探究的是

.

A. 明朝灭亡的原因    B. 明朝统治者的生活    C. 明朝时期的英雄    D. 明朝老百姓的生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以下著作的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宋应星  ②李时珍   ③徐光启    B. ①李时珍  ②徐光启   ③宋应星

C. ①宋应星  ②徐光启   ③李时珍    D. ①李时珍  ②宋应星   ③徐光启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清朝前期粮食产量有大幅度提高,这得益于推广了原产于南美洲的高产作物

A. 占城稻、甘薯    B. 玉米、甘薯    C. 马铃薯、花生    D. 小麦、花生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作品反映

A. 追求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拜金主义的思想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史事与认识对应正确的是

 

史    事

认  识

A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还提拔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红颜祸水,君王宠信妃子必然导致灭国。

B

在北宋与金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逃。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

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军队没有战斗力,军纪涣散。

C

《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至,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中国”。

元朝通过驿站,加强对全国的军事控制。

D

早在14、15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明朝初期……中国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 A    B. B    C. C    D. D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人类文明在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史实?以这些史实为例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在《新工具》中论中国古代重大发明

(2)据材料指出培根论述的“三种发明”各是什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材料三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摘编自部颁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因。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政治局面与统治者的认识和治国措施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人口变化的趋势和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指出两者之间有何关联?

材料二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北宋蔡襄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北宋治国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无)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皇帝旨意的传达 ),不于(通过)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治国措施并概括其作用,结合所学举出清朝与之类似的措施一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多种多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见证)

(1)下列说法是对以上所示史料的解读,判断正误。

① 图一反映了唐朝与突厥关系和睦,“和同为一家”            (   )

② 图二反映宋朝时对西藏宗教首领班禅进行了册封              (   )

③ 图三反映中央政权对西藏的管辖制度化、法律化              (   )

④ 三则实物史料反映了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变化              (   )

(地图再现)

(2)根据《元朝疆域行政区划图》,填出图中A、B两处地方的管理机构名称。

A:                                       B:                             

(3)依据《元朝疆域行政区划图》,指出中央政府在地方管理方面有何制度创新?

(史籍叙述)

    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 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 等族人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康熙时,准格尔部噶尔丹 ,在俄国唆使下发动叛乱,后平定,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 。乾隆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在维吾尔等族人民支持下,清军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 摘编自部颁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4)据材料,清政府加强西北边疆管理的方式有(     )

A.设置机构                B.册封首领  

C.和亲结盟                D.驻军平叛

(5)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探究了什么问题?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