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九年级历史复习七年级下册检测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为此,他(  )

A. 知人善任     B. 虚心纳谏    C. 轻徭薄赋    D. 大兴科举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 重用有才能的人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 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句中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每年的3月,各省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拉开了序幕,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招考方式源自我国古代的(   

A. 禅让制度    B. 察举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科举制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研究的课题是(    )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短暂统一的隋朝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 宦官专权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两宋时,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其中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   

A. 契丹国    B. 蒙古国    C. 西夏国    D.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

A. 重文轻武    B. 强干弱枝    C. 重内轻外    D. 冗官冗费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被誉为“水手的助手”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据上表可知(  )

A. 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 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 苏轼    B. 李清照    C. 关汉卿    D. 辛弃疾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费正清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 马可波罗来到都城大都    D. 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一位同学对两宋时期的一些特点作了总结,他总结出两宋时期有如下特点。他的总结有几点是正确的?(   

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 4    B. 3    C. 2    D. 1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司农司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同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

A. 锦衣卫    B. 军机处    C. 中书省    D. 六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北京,新中国的首都。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早迁都北京,奠定了北京发展的基础。(  )

A. 明太祖    B. 康熙帝    C. 明成祖    D. 乾隆帝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

A. 郑和    B. 渥巴锡    C. 郑成功    D. 戚继光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  )

A. 西藏    B. 东北    C. 新疆    D. 台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国史概要》中指出: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贸易季节一过行商有责任催促外商离境,或返回澳门居住,不准在广州过冬。这表明清政府(    )

A.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D.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

A. 册封达赖、班禅    B. 郑和下西洋    C. 澶渊之盟    D. 迁都洛阳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

A.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                        

——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材料二   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在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某一项成就。

材料三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远航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销往各国,载回东南亚地区的香料、染料、药物及大量供皇室贵族享有的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奢侈品。”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事宜?

(3)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材料四反映出清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识读历史纪年表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列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回答问题。

(1)回忆a、d两朝的史事,比较二者有何明显的异同之处?

(2)b朝曾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举两例说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c朝的建立者是谁?该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4)e、f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近年来,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教唆下,顽固的“藏独”分子利用藏传佛教为其所谓的“西藏独立论”牵强附会地寻找根据,提出一系列与事实相悖的观点。他们仍然抱着“神权政治”不放,把西藏说成是独立的佛教国家,极力追忆从前高高在上的地位,只能表明他们在做白日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该地区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写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措施。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