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哪一王朝建立(  )

A.     B.     C. 西周    D. 东周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有人曾这样评价:“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任贵族。”与此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奖励生产    B. 奖励军功    C. 承认土地私有    D. 推行县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为此曾做出理论贡献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墨子      ④韩非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因素的是 (  )

A. 大修驰道,改善交通    B. 建立皇帝制度,实行君主专制

C. 统一文字,推行全国    D. 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干旱少雨,南方湿润多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实行“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古代工程中因此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郑国渠    D. 隋朝大运河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

C.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习近平在庆祝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下列属于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宋朝         ④元朝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前,一位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能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 中国的文化落后    B. 中西方人种的差异

C. 长时期闭关锁国    D. 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6年4月8日起,中国将对跨境电商进口零售商品执行新税制。关税收入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这三个条约中共同的条款是(  )

A. 割地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关税协定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这两场战争分别指(  )

A.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抓住关键词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请来的国王”“不流血的政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英国的“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将“自由”、“平等”以法律的形式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因为(  )

A. 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B. 反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C.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 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并开创民主政治先河的是( )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拿破仑    D. 明治天皇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导致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英国工业革命    D. 早期殖民掠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世纪60年代,通过改革或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的事件有(  )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中国洋务运动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是(  )

A. 俄国十月革命    B. 法国巴黎公社    C. 新中国的成立    D. 宪章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集团的失败而告终,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的先后顺序是(  )

A. 日、德、意    B. 日、意 、德    C. 德、意、日    D. 意、德、日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最成功的举措是(  )

A. 罗斯福新政    B. 北约组织

C. 建立国际联盟    D. 成立世贸组织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如果给九下历史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加一个主语,你会选择(  )

A. 欧盟和日本    B. 欧共体和日本    C. 中国和西欧    D. 中国和俄罗斯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签署了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启动脱欧程序的信函,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历史上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是在(  )

A. 1952年    B. 1958年    C. 1973年    D. 1991年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有位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评论的改革是(  )

A. 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模式建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归纳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中可以得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

A. 世界格局的演变    B. 科技革命    C. 资产阶级革命    D. 殖民扩张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美国苹果手机(IPHONE)的CPU和屏幕主要采购自韩国三星等企业,最后由中国富士康集团组装生产后再销往全球。这主要说明(  )

A.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 世界范围内经济合作不平等

C. 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苏联的解体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请回答:

(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就有着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其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家是谁?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以树皮、破布、旧渔网为原料,体现了废物利用、绿色环保的理念?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对世界文明进程有何影响?

(3)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影响生态坏境的是哪种能源?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较为洁净环保的能源是什么?

(4)请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出谋划策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近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摘自《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近五十年,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心的改变”是指什么?请举近代欧洲影响 “人心改变”的史实(事件)一例。(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上半期西方国家实现 “政治制度的改变”与“器物的改变” 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方近代化的一般过程?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中感觉不足的中国人分别做了怎样的尝试。

(5)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的近代化进程,你有怎样的发现?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互信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决心实行一项政策,……这种政策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御,从而增强欧洲的同一性和独立性,以便促进欧洲和世界的和平、安全及进步。

                                                           ——《欧洲联盟条约》

材料三:20世纪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却未能因此进入安定太平的理想境界……。全人类共同面临着众多的危机与挑战。            

——九下《历史》

材料四:2017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习近平强调,中美关系对两国、对世界都很重要。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要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中美关系,拓展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摘编自新浪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文献发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请列举出二战中体现该文件精神的史实一例。

(2)“欧盟”成立于哪一年?据材料二回答欧盟成立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当前人类面临着哪些“危机与挑战”?请举两例。

(4)请在材料四空白的地方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

(5)综合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