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近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近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摘自《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近五十年,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摘编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人心的改变”是指什么?请举近代欧洲影响 “人心改变”的史实(事件)一例。(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上半期西方国家实现 “政治制度的改变”与“器物的改变” 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方近代化的一般过程?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中感觉不足的中国人分别做了怎样的尝试。

(5)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方的近代化进程,你有怎样的发现?

 

(1)思想观念、思想文化的改变、思想解放运动(任答一个即可)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任答一个即可)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任答一个即可) 工业革命 (3)由思想(文化)到政治(制度)到经济(技术)的变革 (4)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顺序不可颠倒) (5)中国与西方国家(近)现代化的过程不同(相反),导致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艰难而曲折(其他意思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人心的改变”是指思想观念、思想文化的改变、思想解放运动(任答一个即可)。其中近代欧洲影响 “人心改变”的史实如: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任答一个即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7-19世纪上半期西方国家实现 “政治制度的改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任答一个即可)。实现“器物的改变” 重大历史事件如工业革命。 (3)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近代化的一般过程是由思想(文化)到政治(制度)到经济(技术)的变革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期”中感觉不足的中国人做的尝试是洋务运动;“ 第二期” 中感觉不足的中国人做的尝试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期” 中感觉不足的中国人做的尝试是 新文化运动 。 (5)根据上述的分析及如何所学知识可知,中西方的近代化进程有如下区别:中国与西方国家(近)现代化的过程不同(相反),导致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艰难而曲折(其他意思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一定要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请回答:

(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就有着朴素的生态环保意识,其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家是谁?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以树皮、破布、旧渔网为原料,体现了废物利用、绿色环保的理念?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对世界文明进程有何影响?

(3)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影响生态坏境的是哪种能源?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较为洁净环保的能源是什么?

(4)请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出谋划策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苏联的解体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查看答案

美国苹果手机(IPHONE)的CPU和屏幕主要采购自韩国三星等企业,最后由中国富士康集团组装生产后再销往全球。这主要说明(  )

A.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 世界范围内经济合作不平等

C. 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归纳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从中可以得出,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密切相关的是(  )

A. 世界格局的演变    B. 科技革命    C. 资产阶级革命    D. 殖民扩张

 

查看答案

有位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推断,他评论的改革是(  )

A. 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模式建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