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湖南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 )

A. 沙皇俄国    B. 苏维埃俄国

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俄罗斯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美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对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B. 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

C. 成立于1993年    D. 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条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于1914年通航,是国际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1999年,当地政府从哪国手中收回了该运河的全部主权(      )

A. 西班牙    B. 英国    C. 葡萄牙    D. 美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罗斯福新政时给守法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有下列哪种情况的企业不能悬挂蓝鹰标志(    )

A. 扩大企业规模    B. 规定价格水平

C. 保证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D. 遵守市场分配方案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拿破仑与希特勒两人是近代欧洲史上的风云人物,但两人皆在哪一次的军事行动中失败?(   

A、征服西班牙   B、入侵土耳其    C、东征俄国    D、占领埃及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世纪70年代初,跃居世界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 日本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为了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而实行的改革是(      )   

A. 戈尔巴乔夫改革    B. 卡达尔改革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勃涅日列夫改革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有“黑暗大陆”之称。下列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事件是(     )

A. 埃及的独立    B. “非洲独立年”    C. 纳米比亚独立    D. 古巴革命的胜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①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   ②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⑤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罗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业机会,又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的措施是(     )

A. 改革银行制度    B. 整顿农业    C. 调整工业    D. 兴建公共工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B. 德国闪击波兰    C. 德国突袭苏联    D.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  )

①新经济时代   ②迅速繁荣时期   ③持续调整时期   ④危机和滞胀时期

A. ④①②③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③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

A. 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 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 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 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改变了俄国(或苏联)社会性质的有(  

①1861年改革    ②赫鲁晓夫改革   ③十月革命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⑤苏联解体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 

A.印巴争端              B.北约轰炸利比亚

C.科索沃问题            D.巴以冲突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

①阿拉曼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  这种现象实际是(  )

A. 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 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 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二、填表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39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_______举行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这件事情标志着英法所实行的______政策达到顶峰。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一战后,_______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会议上关于中国问题所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包括_______、欧盟、______和中国。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__________、科技社会化、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_______年,以英美军队为主的反法西斯同盟军队在_________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是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是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

材料二:

“值此我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要求坦率、果断来发表演说。……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

材料三:

下图是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经济示意图

(1)依据材料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

(2)美国采取了什么方法来克服经济危机的?其政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3)读材料三,1921年以后,苏俄经济逐步回升,与当时的那一政策有关?其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二战中的历史事件:                         

请回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个文件?它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为二战期间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请你说出他们的名字?

(3)材料二中图二是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情景,这也标志着二战结束了,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准确时间(包括年月日)。

(4)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你能说大战规模扩大到最大化和大战发生转折的标志性事件吗?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两极格局下,挑战“两极”的两股资本主义势力及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②请写出材料中所提到的“冷战”开始的时间及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3)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相关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

(2)图2中“汽车之父”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

(3)图3中“网络长椅”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技术方面的成果,除此之外还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请举出两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