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滨州三校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A. 辞赋    B. 诗歌    C. 散文    D. 词曲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阿姐甲沙”(意为汉族阿姐)的人是(   )。

A. 昭君姑娘    B. 文成公主

C. 则天皇帝    D. 金城公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幅对联称颂的是(   )。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辛弃疾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     

A. 吐蕃        B. 回鹘        C. 突厥       D. 南诏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玄奘西游

B.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 鉴真东渡日本

D.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  

A. 唐三彩          B. 青花瓷       C. 青瓷       D. 白瓷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   

A.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中属于引发隋末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

①大兴土木    ②多次发动战争      ③滥用民力       ④酷虐残暴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著名,他就是 (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开国皇帝    B. 重视发展生产

C. 提倡节俭    D. 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一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                      

A. 鉴真    B. 玄奘           C. 郑和    D. 马可·波罗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段材料是说明李白的诗具有(   )

A. 浪漫主义精神    B. 现实主义精神

C. 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 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龄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中印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朋友。的确,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有位杰出的使者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出了重大的贡献。请问,下列选项中与描述的这位使者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鉴真东渡        B.赤壁之战

C.玄奘西行        D.开凿大运河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唐语林》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开元年间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3)除了“开元盛世”,唐朝前期还出现了哪些盛世、治世局面?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下图 无字碑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唐太宗认为谁是最重要的?唐太宗统治期间最出名的一位大臣是谁?

(2)唐太宗统治期间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什么?

(3)材料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留下的无字碑。请问这位女皇帝是谁?她统治期间史称为?

(4)材料三反映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称作什么?根据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三位皇帝概括他们在治国安邦中共同点。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1)秦始皇与隋炀帝虽是有名的暴君,但又是很为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都曾主持修筑了伟大的工程,请各举一例。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项制度? 请写出该制度两项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

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主要内容。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