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魏征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为唐太宗任贤、纳谏,纳谏的目的就是防止乖谬和改正错误,以利于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谏臣魏征是唐太宗知得失的一面镜。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A. 举荐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查看答案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

A. 辞赋    B. 诗歌    C. 散文    D. 词曲

 

查看答案

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查看答案

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 长安    B. 涿郡    C. 洛阳      D. 余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