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材料,网答问题。 “剩宴”是很多中国人司空见惯的现象。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中国式浪费”的背后是国人自古以来讲面子的文化心理。有的人并不愿浪费,但在讲面子、讲排场等文化环境中,浪费也逐渐成了习惯行为。 铺张浪费,是现代文明所不能容忍的。根据当今浪费如此严重之现实,中央新出台相关规定和禁令,要求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厉行勤俭节约,禁止铺张浪费。我们相信,厉行节约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6分) (2)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的知识分析产生“中国式浪费”现象的原因,(4分)并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
|
材料三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突出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主题:必须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谋划,统筹海陆发展;要特别考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特色,体现特殊功能和需要。 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6分)
|
|
材料二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战略,也是山东经济腾飞的重大机遇。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省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指导蓝色经济区的建设;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推动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性担保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沿海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政府上述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8分)
|
|
(24分)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陆地资源逐步紧缺,人类活动进一步向海洋延伸,海洋经济地位加速提升。总体来看,海洋生产总值每增加1元,带来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相应增加约10元,这是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长期影响。 表一:近五年来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单位:亿元) 表二:近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对比 注:与发达国家相比,美日英三国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13和5倍。其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出我国0.2—1.8个百分点。 (1)图表(含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发展海洋经济有何经济意义?(6分)
|
|
历时近4年,由薛其坤院士带领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组成的联合实验团队,尝试了1000多个样品,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重大科技发现,可能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这一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协同创新、集体攻关、多次试验的一个成功典范。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认识的进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
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从矛盾的普遍性中寻找特殊性 B.坚持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要看到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D.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中有“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评价。莫言的创作既吸取了外国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手法,又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传递着最普遍的人类经验。莫言的成功表明文化创新 ①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既要彰显民族特色,又要传递人类文明的共性 ③既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又要敢于突破规律的束缚 ④既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成功举办。该活动以音乐、戏曲、文学、电影、展览、对话等形式,向德国人民充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些活动的开展 A.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B.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C.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 D.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使不同民族文化走向趋同
|
|
中国与澳大利亚建交40年来,开展了全方位、高水平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加强了在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促进了中澳友好事业薪火相传。中澳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 ①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②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 ③消除利益差别,推动互利共赢 ④维护地区稳定,实现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2013年2月26日,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建议国务院将该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方案。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与国务院共同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 B.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 C.与人大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 D.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