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样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3年绝不是对2012年的简单“复制”。2013年在实施重心与操作上都有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亊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I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任何亊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
美国科学家通过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宜居类地蜇星,据观测该行星每290天绕其恒星旋转一周,表面有很多岩石并可能有水,温度在“宜人”的22摄氏度。可见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手段对人类认识器官有延伸性 ③人的认识活动有反复性 ④实践手段对实践主体具有替代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
|
2012年12月,揭阳市泥沟村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蕴育过中国优良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
|
2012年徐铮导演的《人再冏途之泰冏》作为只有3000万投资的片子成为中国喜剧片市场的 一朵“奇葩”,上映仅23天票戾突破10亿元大关,创华语影片记录,极大的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发展,由此带来的连锁经济效应不可忽视。由此可见 A.经济决定文化发展 B.文化总是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塑造人生
|
|
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表示:中国不会因为有了航母而调整自己的防御性国防政策,那些别有用心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这是因为 ①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亊国之一 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决定的 ④我国是多极化格局中有影响的一极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
十八大召开,2270名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党员代表全国8000多万党员出席会议,他们中既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有工人、农民、军人;既有基层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又有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员。十八大代表结构的变化可以体现出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中国产党的性质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③我国人大代表的队伍不断壮大,国家的亊业后继有人 ④中国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
|
为了加强阳光财务村建设,一些村委会由村民推选成员组成理财小组,每三个月对村级财务支出进行逐项审核,并张榜公布结果。如果村民对某项支出产生疑问,可以找理财小组查账。实行村民自治 A.是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 B.增加了地方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C.是村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D.便于村民有效行使质询权和调查权
|
|
下图掲示了家庭收入(Y)与消费(C)之间的关系,对二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在A点左侧,消费增长幅度小于家庭收入增长幅度 B.在A点右侧,消费增长幅度小于家庭收入增长幅度 C.家庭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成正比 D.家庭收入增长与消费增长成反比
|
|
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并且还维持着15%左右的增长速度,中国市场将在十年之内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只需做好中国国内市场,就能成为全球领先企业,这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是 ①立即围绕消费市场的需求进行转产、调结构 ②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做好企业发展规划 ③依靠科学技术、加强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
(28分) 材料一: 2012年9月30日是中国节假日也是高速公路免费的首日。很多高速公路出现了严重拥堵。当天,有部分车主违法占用救援车道导致救援车辆无法紧急救援;有人在路旁溜狗、打网球;高速公路边上到处都是果皮纸屑等垃圾……。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使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人口增长快、民主素质低下、法治观念淡薄、公民精神缺失、保守心理向具有主体性,创新性,向具有现代民主法制素养,积极参与社会民主生活,向较高的科学技术文化素养转变。有专家认为,中国现代化的突破口在于人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避免出现上述不和谐的现象?(12分)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公民提升自身民主法制素养的意义。(10分) (3)请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对“中国现代化的突破口在于人的现代化,因此人的现代化决定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