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A. 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B. 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C. 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 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 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D. 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下表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群体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爱的文化活动

听戏曲、打太极拳…

看电视、阅读书报…

上网、听音乐…

某班同学分配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B. 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C. 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D. 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目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D. 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③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2年国庆63周年天安门广场安置了56根民族团结柱,每根民族柱正面刻画一对相应民族的青年男女,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歌舞相伴的情景,而背面是金色的各民族代表图案,如代表汉族的龙图案、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图案。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②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③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④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全球首部动画片《孔子》,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讲述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再现2500多年前孔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儒家文化的形成渊源。动画片《孔子》这一创意有利于(   )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改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

③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④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

①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②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③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④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60930/70447) 首页 上一页 60925 60926 60927 60928 60929 60930 60931 60932 60933 60934 609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