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 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B.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C.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 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
|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中的作用。 (2)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相关知识,从个人的层面,说明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3)请以“发扬光大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4个字)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2012〜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
注:R&D指研究与实验发展,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发达国家R&D投入强度普遍达到3%—4%的水平,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55%左右,而中国目前则仅为25.7%。 企业强则国家强。我国能否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但总体上看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 材料二 党中央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要迈入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必须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
|
||||||||||||||||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16年新年贺词。习主席在贺词中提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对青年人的人生启示是 ①前途是光明的,青年人要矢志不渝、坚持奋斗 ②道路是曲折的,青年人要安分守己、按部就班 ③人生重在贡献,青年人要业广惟勤、奉献社会 ④梦想导航人生,青年人要爱好和平、亲仁善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5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③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④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用激光干涉方法探测引力波。上世纪90年代,探测需要的技术条件逐渐趋于成熟,并于1999年建成“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终于在2015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过程反映了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最近,科学家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他们用激光光束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删除其现存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 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追求真理造福社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同样不可避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2015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将发生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突出“新”字,从哲学上要求我们 ①改变事物的原有状态,创造新的联系 ②在变化发展的实际中寻找新思路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勇于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比认识到实践更加重要
|
|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她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这一发现为医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屠呦呦的发现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