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裾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道理。
|
|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表决通过了《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在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纷纷通过网站、博客和公共微信号与民众沟通,就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如推进供给侧经济结构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围绕群众消费需求升级需求,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成长,提升传统产业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与社会公众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交流。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结合材料,运用全国人大职权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是怎样行使职权的。
|
|
2015年3月11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提出:当前有必要强调坚持外来宗教中国化的传统,防止“去中国化”“逆本土化”倾向的发生和扩散。这体现了我国( ) 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③要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改造外来宗教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
《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它启示我们处理民族关系时,要(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坚持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原则
|
|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 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 ④依法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
某班高三同学就老师提出的“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回答问题。下面是四个同学回答问题的要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三级 B.自治机关由地方的人大和政协组成 C.民族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 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
|
从北京金水桥事件,到昆明3.1事件,再到新疆乌市暴恐事件,暴恐分子活动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打击暴恐,我们需要( ) ①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③政府履行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④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一事实表明( ) ①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
我国已建立5个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 ①凡是在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我国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自治机关主要是指自治区的入大、党委和政府 ③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 ④民族自治区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直以来,山东省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使残疾人工作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到2015年底,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残疾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这表明( ) ①政府部门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对人民负责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的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