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批准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 A.相互监督、分工合作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D.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新修订的消保法实施一年多来,其规定的一些内容并未真正“落地”。这表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
|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该决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开宣70字誓词,将正式成为我国部分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必须履行的程序。这一制度确立的意义有 ①确立了宪法根本大法的地位,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②有利于加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法律意识 ③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理解其就职以后享有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权为民所用 ④突出了宪法作为基本法所具有的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
广州某区整合应急指挥中心等机构,无缝对接110、120等专项指挥系统,并链接该区政务微信公众号“报料”平台,以有奖报料形式鼓励市民参与,用投诉满意度考核各处及单位,实行24小时接听接收群众的咨询、投诉和举报等,市民整体满意率达到96%。该区在城市管理中 ①畅通表达渠道,拓宽了市民的政治参与 ②运用市场机制,提高了市民的监督能力 ③注重第三方评价,强化了行政管理绩效 ④坚持利为民所谋,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对“党政同责”正确的理解是 ①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切实履行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及合法权益的职能 ②党和政府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都对安全生产负有责任 ③党和政府都要负起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行政责任 ④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
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仅一字之差,但是,内涵上却有了重大区别。国家治理的主体已不仅仅是政府,治理的方式是法治。这就意味着必须 A.保证公民享有对政府的质询权和监督权 B.不断增强人大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能力 C.保证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的监督执法权 D.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主治理
|
|
政府权力需要监督。下列监督与公民监督属于同类的是 ①人大监督 ②监察部门监督 ③国务院的监督 ④政协监督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
对人民负责原则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其中在工作态度上的表现是 ①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 ②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③不能损害人民利益 ④合政府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
李克强总理强调,各级政府千万不能让老百姓听到“一声靴子响”,觉得自己要受惠了,结果等了半天,迟迟听不到“第二只靴子落下来”。这实际上是要求各级政府 ①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 ②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提高依法执政的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
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具有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等特点,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这就需要政府 A.加快立法,制止山寨现象的继续蔓延 B.严厉打击山寨行为,树立政府权威 C.坚持以人为本,宽容山寨现象的存在 D.依法行政,在法律范围内规范各种山寨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