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明确定位。为此,应当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这意味着(     )

①必须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健全住房的居住属性    

②人们应关注住房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它的价值    

③住房的居住属性是使用价值,炒的则是住房的价值

④保障住有所居,就必须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观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2011年—2014年,人民币走低,有利于对美国出口

②2011年一2014年,人民币走高,有利于进口美国商品

③2015年一2017年,美元走高,人们更愿意持有美元资产

④20171—10月,美元走低,对美出口企业的利润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同样是做帽子,某公司在帽子中加入科技元素、时尚元素,尽管其帽子的价格远高于普通的帽子,却仍然很热销。这说明

①科技元素带来商品附加值的提高 ②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③创新劳动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④功能越多价格越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M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建立大扶贫数据信息库,实行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同时,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出现。“十二五”以来,该省已累计助力脱贫近1000万人。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M省在扶贫脱贫中是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M省实施扶贫脱贫政策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2017年12月6日,横贯汉中的西成高铁终于开通运营,陕川两省形成了一日经济圈。中国高铁从2006年起步,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十年时问走完了国外高铁技术数十年的发展道路。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材料三: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宣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当今世界形势和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对国际关系和人类前景的基本主张。当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深入交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融合时,相互之间多一些文化尊重,多一些文化基因的“链接”,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中国高铁取得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依据。

 

开国少将张玉华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910日逝世,享年101岁。张老将军曾在2015年“9•3”大阅兵上,一个标准军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捐赠有移植价值的生理器官”“凡是公家的一律如数退还”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启示我们:(  )

①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只有对社会有责任和贡献才能实现人的价值

③人生价值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自我价值   ④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幸福都是努力奋斗实现的”。这启示我们(  )

A. 评价幸福与否取决于是否实现自我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C. 要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D. 把社会客观条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对于什么是价值,哲学领域内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属性说”或“效用说”认为价值是指客观事物的一种有用属性。这种观点(  )

①把价值等同于客观事物的功能属性       ②没有看到认识主体在价值中的作用 

③揭示了价值是一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认为价值是主观需要赋予客体的一种属性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③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④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中国国家旅游局近日提出从2018年至2020年,全国计划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4万座,正所谓:“小厕所、大民生”。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厕所革命”:(  )

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厕所革命”的指示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推进“厕所革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④体现从“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秩序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9757/70447) 首页 上一页 29752 29753 29754 29755 29756 29757 29758 29759 29760 29761 2976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