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墨子号”承载着在国际上率先探索星地量子通信可能性的使命,并将首次在太空领域验证量子理论的真实性。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将量子科学实验送入太空,其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这体现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事物发展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获取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和来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
|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这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推动了发展实践的突破。这体现了( ) ①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④理论在推翻已有真理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
2016年8月20日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本届奥运会冠军。这是属于中国女排的荣耀时刻。比赛中教练适时调整战术,女排队员们临危不乱,克服种种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钉子般砸进人生。这体现了 ①高昂的斗志可以实现对客观规律的超越 ②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拼搏精神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④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
|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改革之所以能释放红利,是因为: ①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②调整生产关系能够使生产力摆脱桎梏 ③完善上层建筑能够更好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④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就能形成新的制度红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
有人认为,“乡愁”其实是从乡间走到城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还因找不到融入感而“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这表明 A.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决定了烦恼的产生 B.特点鲜明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非实践的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无非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
2017 年8月8 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截至8 月13 日20 时,地震造成25 人死亡,525 人受伤,6人失联,176 492人( 含游客)受灾,73 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
|
科学家在印度西部的西高止山脉发现了一种新蜘蛛品种。这种蜘蛛看上去很像《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描写的分院帽,于是科学家就以该小说中的格兰芬多学院名字为之命名为“格兰芬多毛园蛛”。这种新型蜘蛛( ) ②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其发现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
美国科学家利用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数据,发现火星乌托邦平原下有大量冰沉积,其中含有与地球上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一样多的水。这发现说明( ) 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④远离人类的自然物也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
|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走向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