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通过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朗读的热潮,让朗读重新回归生活。同时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 《朗读者》通过朗读精粹且动人心魄的文字来传递情感、传承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讲述生活故事,传递人文情怀,引领综艺“清流”。倡导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络绎不绝的朗读者排队数小时只为3分钟的朗读。该节目在新媒体和年轻群体中受到广泛喜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被评为“高而不冷”。 策划者将该节目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决心”-—-“一定要做成的决心”和“一定要做成精品的决心”,并且认为,国家媒体人应该自觉承担弘扬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朗读者》节目为什么能让朗读重新回归生活。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忆是杭州”是2016年9月4日,在杭州西湖岳湖景区内,为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呈上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这是国内首次在户外的水上舞台举办大型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创排历经了一年的时间,1000多名演员一个一个细节抠,一个一个动作改,才最终呈现了这台不可复制的文艺演出。同时体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要求,是在原有《印象西湖》的基础上打造的。整场演出将在室外水上使用全息投影技术,将科技手段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春江花月夜》,人们来到中国江南的杭州,姑娘们跳起了《采茶舞曲》,传奇爱情故事《梁祝》在耳边缓缓响起。一曲((高山流水》,暗喻千里遇知音,西湖上跳起了《天鹅湖》,奏响了德彪西的《月光》曲,和中国风味的《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后,脍炙人口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响起,将演出推向高潮。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最忆是杭州”精彩演出成功的原因和效果。
|
|
出国留学是开放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到中国留学。从2010年至2014年,美国从高中生到硕士研究生,来中国留学的人数从两三万人增加至近10万人。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了日益强劲的出国留学热,低龄化倾向非常严重。2014年向美国输出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前三甲是:中国大陆(274.439人,占比31%)、印度(102.673人,占比11.6%)、韩国(68.047人,占比7.7%),这三个国家的留美学生人数占了美国留学生总数的50%。催生这股留学热的动力,除中国大陆人经济收入随改革开放不断增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些人把出国留学当成了挑战或者是遮避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评价当前出现的“留学热”。
|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疾呼的“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践行的“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某校组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习交流活动,下列最适合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弘扬国粹,全面继承 C.民族之魂,薪火相传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
“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我可能遇到了假的XX”…,2017上半年的这些流行语,你都“怼”上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 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
|
新时期的山东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山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山东人民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 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④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
|
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A.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B. 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C. 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D. 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
|
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 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
近年来,某市建设了120多座“漂流书亭”,投放书籍7万多册,用“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走”的方式,让整座城市“满城书香”。这一举措旨在 A.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B. 繁荣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成为该市支柱 C. 展示多样民族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D. 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
|
“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 A. 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 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相同的 D. 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