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关键词,服务也是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这说明

A.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 人民是社会存在的决定者

C.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群众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发生了变化

 

电视屏幕上不少的广告语也充满哲学智慧。下列广告语中与“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哲理相对应的是

A.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澳柯玛)    B. 品舍得酒,感悟智慧人生(舍得)

C. 不走寻常路(美特斯邦威)    D. 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钙中钙)

 

2012年3月24日(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郑市隆重举行,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寻根探源、省亲问祖,这助推了世界华侨华人的寻根热潮。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始终不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动中有静静止是无条件、绝对的静止意味着事物没有任何变化事物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这一描述表明

A.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新交通规则提高了违法成本,记分项也由38项增加至52项。如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新交通法规出台的哲学依据是

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的这一名言提示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真理总是起源于谬误之中     真理总是被少数人掌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郑板桥写过这样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眼光日影,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一种(   )

A. 重复关系    B. 永恒发展

C. 绝对对立    D. 辩证否定

 

一位书法家说过,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如何书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作品的“情性”,寓于“形质”的“情性”是书写者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由此可见(  )

①“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   

②“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来表现

③作者应避免用“形质”来影响读者把握“情性”   

④读者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品味作品的“情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唐诗《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对该诗蕴涵的哲理分析最恰当的是(    )

A、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B、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D、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这一观点蕴涵的辩证法原理是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C.要立足整体,从全局出发

D.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共704466条记录 当前(23151/70447) 首页 上一页 23146 23147 23148 23149 23150 23151 23152 23153 23154 23155 2315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