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A. 道芷阳间行(取道) 寻蒙国恩(不久)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特别的)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环绕) C. 引以为流觞曲水(导引) 图穷匕见(出现) D.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驻扎) 三顾茅庐(拜访)
|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君既若见录(相当于“我”) 衣食所安(养育) B. 渐见愁煎迫(表被动) 犹厌言兵(战争) C. 故作不良计(故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陷入困苦) D. 多谢后世人(感谢) 序八州而朝同列(统治)
|
|
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 本自无教训(教养) B. 备他盗之出入(指农民起义军进进出出)与非常也。 生人作死别(活着的人) C. 沛公居山东(指崤山以东)时 处分适兄意(处理) D.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指中原地区)抗衡 明年复攻赵(第二年)
|
|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句话并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秦王必说见臣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终老不复取 C. 秦王还柱而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
下列每个选项中的两句话并不都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使使以闻大王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太子迟之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吾得兄事之 D. 若不阙秦 常以身翼蔽沛公
|
|
下面关于“微”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则名微而众寡(微小、低贱)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B.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 其文约,其辞微(微妙)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周室微,陪臣执政(衰败)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小的) 猥以微贱(卑微)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通过写琵琶女的不幸,结合自己在宦途中所受打击,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一句写作者希望与神仙相游于天地间。
|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 “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 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 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E. 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2.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莘县知县,调繁安丘。三十六年四月,以治行征,与李成名等十七人当授给事中,先除礼部主事。四十年十月命始下,振基得户科。时吏部推举大僚,每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 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嫌挤排前辈,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下廷臣更议。 初,宾尹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后永缙又发诸生梅振祚宣祚朋淫状。御史熊廷弼素交欢宾尹,判牒言此施、汤故智,欲藉雪宾尹前耻,杖杀永缙。时南北台谏议论方嚣,各自所左右。孙振基等上疏持勘议甚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驳之,疏凡数十上。振基及诸给事御史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凡与敬为难者,朝无一人。振基寻以忧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 孙振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B.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C.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D.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除,文中是任命、授官的意思,跟“拜”“召”“陟”都同义。 B. 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 D. 疏,文中指古代臣子像皇帝你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振基勤于治政。他在安丘任职时,尽管当时的安丘政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政绩被皇上征召,授予了给事中的官职。 B. 孙振基爱惜人才。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 C. 孙振基有正义感,汤宾尹任会试考官时徇私舞弊,强迫王图等你录取韩敬为第一,御史孙居相揭发了此事,孙振基两次上疏。 D. 孙振基敢于谏言。对熊廷弼的罪恶,他主张审问,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但他仍和众给事御史极力进谏,最终使皇上改变主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 (2)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摘自杨伟《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发展》)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于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域,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 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 2010年~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 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 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3.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