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孟子·离娄上》)

1.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礼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作出了种种规范。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也属于礼法规定的范畴。

B、孟子认为对于古代礼法也不必过于拘泥,嫂子落水而用手去拉,这是对礼法的变通。否则,见死不救,就如同豺狼。

C、淳于髡对孟子在天下人都掉落水中却不去救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孟子前后言行不一,在意小的方面,而放弃大的方面。

D、孟子认为天下的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了,靠一个人的力量仅能解救嫂子落水,是不足以解救天下人的,解决问题要靠王道。

2.请概括本章的主旨。(3分)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简单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1.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者认为,像孔子这样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的人,不堪当“老师”。

B、虽然隐者出言不逊,但子路还是恭恭敬敬地站着,体现孔门弟子的本色。

C、隐者招待了子路,并叫两个儿子出来见子路,说明他没有忘记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

D、最后子路对隐者的一番议论和对孔子主张不能实行的感叹,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的态度。

2.子路的一番议论,体现了什么政治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将下列课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5分,每小题3分)

(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2)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3)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4)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5)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

 

题型:名句默写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由,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论语·为政》)

(2)                          ,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3)无欲速,无见小利。                                 。(《论语·子路》)

(4)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

(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论语·里仁》)

(6)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7)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                 ,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里茨·克莱斯勒在一家乐器店偶然看到一把绝色的小提琴。他一见倾心,无奈钱不够。等他从家拿了钱再赶回乐器店的时候, 那把小提琴已被一位收藏家买走了。

克莱斯勒心有不甘,辗转找到了买家的住所,想要说服他把小提琴转卖给自己。可那位收藏家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藏品,不想拱手让人。”克莱斯勒于是向主人提出了一个请求:“在把它的生命交付给寂寞之前,能否让我用它最后拉一支曲子?”

    他的要求得到了主人的许可。当哀怨的琴声如诉如泣地从琴弦上倾泻而出的时候,收藏家被这动人的琴声震住了,他激动地说:“这把琴应该属于你,我没有权利把它据为己有。只有你才能赋予它生命,才能让世人听见它灵魂的歌唱。”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自拟题目;④不要脱离材料作文。

 

 

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以北方中学校庆办公室的名义给关山教授写一封邀请函。(注意内容、格式、语言)(6分)

北方中学将在2011年9月1日举办50周年校庆活动。

北方中学将邀请校友——著名学者关山教授在活动期间来校作演讲。

关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

演讲内容为“立志与成才”。

                                     邀请函

 

仔细观察漫画《刚出壳的鸡》。请说明漫画的内容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80

 

 

 

 

 

 

 

 

 

 

 

 

用文中的三个关键词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3分)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截至2月28日10时,我国已从利比亚共撤出近2.9万人。其中约2500人已回国,约2.3万人已安置在第三国,约3400人正在赴第三国途中。专家分析,此次撤侨是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难度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一次,中国特色的海外利益保护机制正经受考验。

    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我国的海外撤侨机制已经经受住了考验。此次撤侨人数近3万,是1991年海湾战争时撤侨人数的20几倍,再加上利比亚国内的形势非常不明朗,随时可能发生新的变化,从而导致撤离时间非常紧急。而正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条件下,我国仅用三四天时间,就撤离出逾2万同胞,占到在利比亚全部华人的6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高效率。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2分)

弯曲的乡土路

刘亮程

    乡村的道路——至少是传统的乡村土路,基本上都是弯曲的,不像现在的高速公路这样笔直。然而,就在这弯曲的乡土路中蕴含着别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

    乡村土路代表着一种乡村人在大地上行走的方式。那些弯弯曲曲的乡土路,总是绕过一些东西,又绕过一些东西。不像现代高速公路,横冲直撞,无所顾忌。乡土路的弯曲本身代表了乡村人走路的谨慎和敬畏。它在绕过一棵树、一片菜地、一堵土墙、一堆坟基、一个水坑的时候,许多珍贵的事物被留了下来,这就是弯曲的乡土路告诉我们的全部意义,它是乡村人对待天地万物的一种理念的体现。在弯曲的乡土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村人对脚下每一个事物的最起码的尊重,他们不去破坏它,不去践踏它,尽量地绕,绕来绕去,最后把自己的路绕得弯弯曲曲,但是在路的弯曲中保留了土地上许多珍贵的东西。

    好多年前,我在伊犁昭苏,看到一棵大榆树立在路中间,当时感到非常惊奇,这么大一棵榆树立在公路的正中间,这是多么大的奇观啊!当地人说,路修到这儿的时候,要通过这棵大榆树。当地政府和包工头都要把这棵榆树砍了。为什么没砍呢?这棵树是当地的神树,附近村民多半信仰萨满教,有病有灾了,会在树上系一个布条,在树下许个愿,灾病就过去了。听说要砍神树,当地人当然不愿意,大家联合起来保护这棵大树。最后这棵树之所以被留下来,是因为修这段路的包工头突然出车祸死了。包工头是主张砍树最卖力的人,推土机都开到了大树跟前,但树没倒,包工头却先死了。这件事把人们震住了,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施工队都一下子对这棵树敬畏起来,这棵树就这样留了下来,它就立在公路的中间,高大无比,几个人才能合抱住。树上挂满了当地人系的各种颜色的布条,好多车辆经过这里时,会自然而然地停下来,在树边拍照。

    又过了好几年,我再去昭苏的时候,那棵树却从路上消失了。什么原因呢?说是有天晚上一个司机可能开车打盹了,没看到前面的树,一下子撞到树上,人死了,所以树被砍掉了。我去的时候,距离那棵树被砍掉的时间不长,主干已经被拉走,剩下的枝干则被扔在公路边的污水沟里,那些系满寄托着多少人美好祝愿的布条的枝条泡在污水里。难道人在修这条路的时候,就不能稍微绕一下,绕过这棵树吗?不能。为了追求最短距离和直线化,见山劈山,遇沟架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多少房屋被拆掉,多少农田被侵占,多少棵树被砍伐。没有什么东西能把高速公路挡住,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人类走直路,追求最短距离、最低成本的心态。

    但是乡村土路会绕,懂得绕。不惜耗费时光,总是绕过一件事物,又绕过一件事物,把自己的路程无限拉长,为的只是尽量不打扰、不践踏大地上的事物。这样一种绕的方式,恰好代表了乡村文化中最珍贵的一点,这是现代人所没有的。我个人认为,笔直的高速公路代表了现代人在大地上行走的粗暴和野蛮,弯曲的乡土路却代表了一种行走的文明。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

1.综观全文,弯曲的乡土路蕴含着怎样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哲学?(6分)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乡土路的弯曲本身代表了乡村人走路的谨慎和敬畏。

                                                                             

                                                                                       

  (2)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人类走直路,追求最短距离、最低成本的心态。

                                                                                    

                                                                                   

3.文章的题目是“弯曲的乡土路”,作者为什么花许多笔墨去写伊犁昭苏公路上的一棵大榆树的命运呢?(6分)

                                                                            

                                                                                

4.文章最后说“笔直的高速公路代表了现代人在大地上行走的粗暴和野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6分)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3027/35971) 首页 上一页 33022 33023 33024 33025 33026 33027 33028 33029 33030 33031 3303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