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颁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 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周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阁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史记·南越列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 足:值得 B.秦为无道,天下苦之 苦:痛苦 C.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 稍:逐渐,渐渐 D.败数县而去焉 去:离开,离去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军乎 且秦而赵弱
皆以美于徐公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 3.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二世时,赵佗担任南海郡龙川县县令,是任嚣的下属,后得到任嚣的信任,代任南海郡尉的职务。 B.高后执政时期,禁止赵佗在边关设市进行铁器贸易,并派大军征讨赵佗,攻占了赵佗的好几座县城。 C.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无暇他顾,被迫封赵佗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D.高后驾崩后,赵佗用财物收买百越各部落,使他们归附南越,进而扩展疆土,与汉朝天子分庭抗礼。 第Ⅱ卷(120分)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4分) 译文: (2)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3分) 译文: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分) 译文: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或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人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文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C.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2.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
|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B.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我们和委托人之间的关系很敏感,容易闹别扭”。 C.疗效型化妆品除了有一般的化妆品效果外,还有作用于皮肤、保持皮肤健康、和防止细菌感染的效能,深受消费者青睐。 D.年味淡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
|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个矛盾心态,显现出马英九以一个“外省族群”者的身份在台湾政坛立足的困难性,使得他在政治考量方面多了一份顾忌和如履薄冰的心情。 B.由于作者本身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从而对原作品也有着较强的艺术感受力。 C.《开罗》记者艾哈迈德说:“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埃及的经济发展早若东逝之水;中国经济成就超越过我们时,我们才开始关注中国发生的一切。” D.很多人可以从《士兵突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体会到相同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产生铁箱子里面吹笛子——共鸣的心理。
|
|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详和 端祥 大气层 大器晚成 人不可貌相 B.服帖 伏帖 总惹事 惹是生非 蚍蜉憾大树 C.泄密 渲泄 立新意 标新立异 花岗岩脑袋 D.曝光 暴露 软绵绵 棉里藏针 一锤子买卖
|
|
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模样/模拟 省事/省亲 刊载/下载 飞来横祸/骄横跋扈 B.白桦/光烨 荏苒/烹饪 沮丧/狙击 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C.潦水/潦草 孱弱/孱头 渎职/赎罪 佶屈聱牙/吉光片羽 D.霁月/荠麦 蓼蓝/寥落 供给/提供 风尘仆仆/扑朔迷离
|
|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新《三国》比起老版,少了许多抒情意味的特写,叙事节奏加快了,这大概是它的优势。但为了戏剧冲突,也改变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历史片段。比如十八镇诸侯是曹操发矫诏召集的,袁绍不过是应诏来与曹操会盟,但剧中曹操却成了会盟的后加入者。我想名著改编,既要照顾到普通观众的观剧效果,也得想到那些三国迷的感受。有些细节就不该有明显硬伤,否则的话,会让那些熟悉三国的人看了别扭。 新剧不仅以“曹操视角”来统领全剧,甚至想将之塑造成一个“新型英雄”。这些年一直有为曹操平反的呼声,似乎有了“国家统一”的大义,政治家是否仁义与奸诈已变得不再重要。其实中国人看历史,注重的是行动中蕴含的价值和理念。历史中的事件起起落落,现代人多关心成事之人,然而中国史观并非如此。从诸葛亮到关羽,皆因所主之事不圆满才被民间信奉,因为这种不圆满,更能显出人格的不朽。钱穆先生认为这正是“中国的史心”。 忠实原著,或者创新,是重拍四大名著首先会遇到的难题。当然重拍者,都会说自己尊重原著精神。但创新一定得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下处在一个价值观缺失的年代,缺失不是说没有价值观,而是指人们的价值认知中缺少了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等多维度的判断,衡量价值的标准只剩下了财富、权力或成功。虽然人人可能重新阐释与演绎名著,但学问与情怀的高低,却能因此立判高下。因为名著不仅携带和见证了我们关于文明的公共记忆,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往往是普通作品无法比拟的。 1.请概述新版《三国演义》与老版相比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文意,概括什么是“中国史心”。(3分) 3.结合材料,说说如何才能重拍好名著。(6分)
|
|
易中天《品三国》说:“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曹操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道的。”请结合《三国演义》的阅读,举例说明曹操的“用人之道”。(6分)
|
|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请指出下列典型的环境描写出自于那部(篇)小说并写出作者。(4分) ①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②已经到了傍晚,路旁的灯火还没有燃起来。街上的一切逐渐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路上尽是水和泥。空气寒冷。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 ③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④索漠城有一条起伏不平的大街,直通高处的古堡,街尽头有一所房子,外表就有这种忧郁苍凉的成分。街上现在已经不大有人来往,夏热冬寒,有些地方还很阴暗,但有一个特点,鹅卵石铺的路面总是干爽、清洁,发出响亮的回声…… ① ② ③ ④
|
|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女神》热情个歌颂了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以及人民大众的理想,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是一曲歌唱工农群众及劳动创造的颂歌,表现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为了复仇,哈姆雷特杀死了恋人的父亲、失去了深爱的恋人、对软弱的母亲冷言相向、忍受失去友情的痛苦,最后虽然杀死了新王和不忠于父亲的母亲,自己也在决斗中丧生。戏剧的情节充满了悲剧感。 C.《三国演义》中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但作者处理得井井有条,使许多情节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青梅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等等,不胜枚举。 D.《雷雨》受西方古典主义戏剧观的影响,结构十分讲究,四幕戏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之内(从上午到深夜),地点也集中在周、鲁两家的范围内,出场的八个主要人物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E.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