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1.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3分)

4.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标题。(3分)

 

题型:语言应用
难度:中等

请按照提示句内容及格式,仿写一句,要求意思相对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4分)

提示句:苏轼,赤壁岸边,一阕《念奴娇》,词采传千古。

仿写:                                              

 

题型:语言应用
难度:中等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4分)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以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

B.“地球一小时”活动,将同时熄灭不必要的灯光一小时这种方式,呼吁全世界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采取措施,投身到节能环保实际行动中。

C.关于课外阅读,这位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诗词、小说最好推荐给初中生比较合适,曲赋和笔记文学则最好推荐给高中学生。

D.可以说,散文如果既接近了感觉,又贴近了直接的现实,直抵了事物的本质,我们就很容易窥见这种文字背后掩藏的那种更深的生存智慧和写作智慧。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优雅与闲适。

B.针对美国酝酿对伊朗进行新的制裁,俄罗斯参谋长警告说,俄同伊朗在各领域都有着传统的盟友关系。这番表态的弦外之音是一旦美国对伊朗动武,俄罗斯不会坐视不理。

C.近年来开通的可视电话,可以双向实时传输通话双方的语音和图像信号,实现人们打电话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D.这篇高考作文经历了由地狱到天堂的生死过程,最初被判为四类卷,经专家组认真评阅,最后定为一类。其潦草的书写虽然让人不忍卒读,但其丰富的思想、精巧的构思、飞扬的个性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90后青年人的舞台,不要循规蹈矩的流程,不要拘谨羞涩的胆怯,不要纷烦复杂的表演,只要张扬自我,直抒胸臆就好。很多90后这样表述自己:虽然自尊而敏感,但乐于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接受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B.今年珠海航展上的飞行表演节目异彩纷程,而中国制造的飞机将上演全明星阵容“中国秀”。其中,倍受关注的换装歼10飞机的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将亮相,进行飞行表演。这是“八一”表演队换装后首次参加国际性航展。

C.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D.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段,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他说中华文化渊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伟大礼物。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嫔妃/濒危      溯源/夙愿       懊丧/婚丧嫁娶      风靡/靡靡之音

B.勾结/勾当      惩罚/驰骋       鲜活/鲜为人知    癖好/穷乡僻壤

C.蜡烛/污浊      漂白/剽掠       倾轧/揠苗助长    钳制/潜移默化

D.复辟/媲美      窥伺/伺机       知识/博闻强识    强迫/强人所难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请结合语意,以“视角与位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 小题)
(1)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3)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5)        ,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32745/35971) 首页 上一页 32740 32741 32742 32743 32744 32745 32746 32747 32748 32749 3275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