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夫天地者, ;光阴者,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7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
|
|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①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 (《史记》一二○卷) 注:①算:竹器 ②一致 1.下列各句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谢:答谢 B.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贵:高贵的身份 C.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遗:遗弃 D.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发:揭发 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郑庄以任侠自喜夜以继日 B.庄好黄老之言闻人之善言 C.常引以为贤于己脱张羽于厄, D.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不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 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为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薄,却能结交天下名士。 B.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游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C.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也总向皇帝荐上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D.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3分) (2)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3分)
|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发现了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失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 ②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③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 ④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 ⑤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 ⑥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 A.⑤③⑥①②④ B.①⑤④③⑥② C.⑤③②①⑥④ D.①⑤④③②⑥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此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海啸规模巨大是由于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 B.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 C.“醉驾入刑”有效地震慑了醉酒驾驶者,而提高国民交通安全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才是打击“酒驾”的治本之策。 D.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设立“世界地球日”的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
|
下面语段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几幅山水画画得都不怎么样,只有小刘画的这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B.军事专家认为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手”,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许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D.我们周围专门有这么一帮人,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干正事,他们却敲边鼓。
|
|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掂量 / 惦记日晕 / 眩晕殷红 / 殷实拾掇 / 咄咄逼人 B.浩淼 / 渺茫呜咽 / 拖曳处方 / 处境市侩 / 脍炙人口 C.偏裨 / 裨益复辟 / 开辟泥土 / 拘泥解救 / 浑身解数 D.果脯 / 哺育给予 / 供给折服 / 折本提防 / 提纲挈领
|
|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吟泽畔,投身汨罗;更有“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的佳话流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请以“守护心灵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
|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要阐述。(字数不低于80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四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和第二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另外两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6分) 示例1: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用意: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2: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 用意: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 1.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 用意: 2.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用意: 3.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