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成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延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无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甚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越二月,帝崩,穆宗立。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情,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暂时代理某一官职。在文言文中像“权”“假”“领”“摄”等词都有类似的意思。

B.斋醮,一般指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是一种斋戒祀神仪式。《红楼梦》里有去清虚观打醮的事,就是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以求福禳灾。

C.内禅,是古代实行的一种君位传承制度。在世袭制王朝下,君主将君位禅让给本家族里的人,称作“内禅”。

D.视事,指就职治事。如《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指的就是到任工作。本文指皇帝临朝听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为官清廉,敢于直谏。穿布袍吃粗粮,屋舍简陋,老母祝寿,只买了两斤肉;明世宗不理政务,专意斋醮,群臣无人敢言,独海瑞犯颜上疏。

B.海瑞不畏豪强,锐意革新。巡抚应天十府时,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官污吏全自动离职;他兴修水利,疏通河流,民得其利。

C.海瑞不媚上官,仕途不顺。做南平教谕时,对前来视察的御史不跪拜。张居正掌权时,尽管有内外朝臣的举荐,但他最终也没被召用;皇帝多次想要重用他,也曾遭当政大臣暗中阻止。

D.海瑞一心为公,深得民心。海瑞巡抚吴地半年而要离去,百姓于道路哭泣,家中绘制海瑞像祭祀他;去世时,百姓罢市,穿白衣戴白帽夹岸相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节选)

贾平凹

夏天智睡倒了两天后,添了打嗝儿的毛病,嗝声巨大,似乎是从肚里咕噜噜泛上来的。一辈子爱吃水烟,突然觉得水烟吃了头晕,甚至闻不得烟味,一闻着就呕吐。太阳正中午的时候,他让夏天义把他搀到院中的椅子上,然后把四婶、白雪、夏雨都叫来,开始问白雪和夏风的婚事。白雪先还是隐瞒,他就说他看到夏风的那封信了,白雪便放声哭了起来。白雪一哭,鼻涕眼泪全下来,四婶和夏雨都慌了手脚。夏天智说:“事情既然这样了,我有句话你们都听着:只要我还活着,他夏风不得进这个门;我就是死了,也不让他夏风回来送我入土。再是,白雪进了夏家门就是夏家的人,她不是儿媳妇了,我认她做女儿,就住在夏家。如果白雪日后要嫁人,我不拦,谁也不能拦,还要当女儿一样嫁,给她陪嫁妆。如果白雪不嫁人,这一院子房一分为二,上房东边的一半和东边厦屋归夏雨,上房西边的一半和西边的厦屋归白雪。”说完了,他问四婶:“你听到了没?”四婶说:“我依你的。”夏天智又问夏雨:“你听到了没?’’夏雨说:“听到了。”夏天智说:“听到了好!”靠在椅背上一连三声嗝儿。白雪哭着给他磕头。他说:“哭啥哩,甭哭!”白雪不哭了,又给他磕头。他说:“要磕头,你磕三个,大红日头下我认我这女儿的。”白雪再磕了一次。夏天智就站起了,不让夏雨再搀,往卧屋走去,说:‘‘把喇叭打开,放秦腔!”夏雨说:“放秦腔?”他说:“《辕门斩子》,放!”

这天午饭时辰,整个清风街都被高音喇叭声震荡着,《辕门斩子》播放了一遍又一遍。差不多的人端着碗吃饭,就把碗放下了,跟着喇叭唱:“焦赞传孟良禀太娘来到。儿问娘进帐来为何烦恼?娘不说儿延景自然知道。莫非是娘为的你孙儿宗保?我孙儿犯何罪绑在了法标?提起来把奴才该杀该绞!恨不得把奴才油锅去熬。儿有令命奴才巡营嘹哨,小奴才大着胆去把亲招。有焦赞和孟良禀儿知道,你的儿跨战马前去征剿。实想说把穆柯一马平扫,穆桂英下了山动起枪刀。军情事也不必对娘细表,小奴才他招亲军法难饶。因此上绑辕门示众知晓,斩宗保为饬整军纪律条。’’

自后的日子里,夏天智的肚子便不舒服起来,而且觉得原先的刀口处起了一个小包,身上发痒。他每日数次要四婶帮他抓痒,自个手动不动就去摸那个小包,说:“县医院的大夫缝合伤口不行,怎么就起了个疙瘩?!”,小包好像还在长,甚至有些硬了。但夏天智的精神头儿似乎比前一段好,他就独自去找赵宏声,让赵宏声瞧那个小包。赵宏声捏了捏小包,说:¨疼不?”他说:“不疼。’’赵宏声说:“没事没事,我给你贴张膏药。”

夏天智从赵宏声那里出来,随路去秦安家转转,没想夏天义也去了。夏天义越发黑瘦,腿却有些浮肿,指头一按一个坑儿。他们说了一阵话,夏天智就回家了,一回家就让夏雨把庆金、庆满和庆堂、瞎瞎叫来,没叫庆玉,也没叫任何一个媳妇,他说:“四叔(夏天智在仁义礼智四兄弟中排行第四)把你们叫来,要给你们说个事的。这事我一直等着你们谁出来说,但你们没人说,也只好我来说了。你爹你们也看到了,年纪大了,去冬今春以来身体一天不如了一天,他是不去了七里沟……’’庆金说:“他还去哩。”夏天智说:“我知道。他现在去是转一转,干不了活了。他确实是干不了活了!可是;你爹你娘还是自己种着俊德家那块地,回来自己做自己吃,我去了几次,做的啥饭呀,生不生熟不熟,你们是应该伺候起他们了!我给你们说了,你们商量着看咋办呀?’’庆金庆满庆堂和瞎瞎都说四叔你说得对,我爹我娘是不能单独起灶了。四个儿子便在夏天智家商量,虽然仍是争争吵吵,言语不和,但最后终于达成协议:五个儿子,

每家管待两位老人一星期饭,到谁家,谁家就是再忙再穷,必须做改样饭,必须按时,不能耽搁和凑合。商量毕,夏天智说:‘‘好了!’’让他们给爹娘说去。可到了后晌,夏天智拿了他的书在台阶上看,看出了一个错别字,正拿笔改哩,庆金来说,他爹见不得庆玉,执意不肯去庆玉家吃饭。夏天智说:“我估摸你爹不肯去庆玉家,那你们四家就轮流么。”庆金说:“我兄弟四个没意见,可几个媳妇难说话,嚷嚷爹娘生了五个儿子为什么他庆玉就不伺候老人?恶人倒得益了!他不伺候,也该出钱出粮呀!我去给庆玉说,庆玉却口口声声不出钱也不出粮,说他要管待老人的,剩下了他,村人怎么戳他脊梁,他才不愿意落个不孝顺的名儿。”夏天智哼道:“他说的屁话!他知道你爹不愿去才说这话,他要孝顺咋不出钱出粮?你回去给你们的媳妇们说,你爹不愿去庆玉家,就不去庆玉家,四个儿子不准看样!你就说这是我说的,谁有意见让来找我!’’又骂庆金是软蛋,把庆金赶走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得知儿媳白雪遭儿子夏风抛弃后将其“认作女儿”并作出“一分为二”的分家安排,体现了夏天智对传统道德的维护和坚守。

B.“你听到了没?”“你听到了没?”通过疑问句的重复,表现出夏天智急于让心愿得到妻子四婶和儿子夏雨理解、落实的心理。

C.“只要我还活着,他夏风不得进这个门;我就是死了,也不让他夏风回来送我入土。’’和“谁有意见让来找我!”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夏天智作为老式家长在对待子侄辈时的固执己见和独断专行。

D.小说在人物命名上别有深意。夏家老一辈兄弟四人以“仁、义、礼、智’’命名可以视为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在乡土民间的寄寓。

2.夏天智在完成分家遗愿并将白雪认作女儿后,特意交代儿子夏雨用高音喇叭播放秦腔《辕门斩子》,请简要分析这一情节的作用。

3.这部小说采用了乡土化的写作,寄寓深远。“《秦腔》是一部用秦语说秦事表秦情的作品’’(薛正昌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受丑闻影响,瑞典文学院决定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创设至今首次因非战争原因取消颁发。

瑞典文学院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原委员会中的18位院士将有7人被替换,新的委员会组成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瑞典文学院对于度过信任危机以及重树公信力的决心。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已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奖,但瑞典文学院对该奖项授予人的选择却常招致强烈的批评。许多获奖的作家都陷入了默默无闻的境地,而其他被陪审团拒绝的作家的作品却仍有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该奖“已被广泛视为一个政治奖项——一个文学伪装的和平奖”,评委们对不同政治品味的作家抱有偏见。截至2016年,113名获奖者中有16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该学院经常被指责偏向于欧洲,特别是瑞典的作家。有人指出,尽管诺贝尔文学奖意义重大,而且往往盖过其他奖项,但它“不是衡量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准”。

(摘编自《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同时评选出两位得主》)

材料二: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这5名专家在评选过程中都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文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三:

近日,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项陆续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多年来,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从获奖结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不过,也应看到,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状和总体科技实力。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是几十年前取得的,难以反映当下的研究突破。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70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11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诺贝尔奖引关注》)

材料四:

我们不仅要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宣传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无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几天,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毫无疑问,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不过,残雪本人的回应也说得很明白:“(有些)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

没错,这只是一个奖。虽然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因为,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摘编自澎湃新闻《今天,我们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获奖的作家陷入了默默无闻的境地,而其他被陪审团拒绝的作家的作品却都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B.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C.从获奖结果中,我们要看到差距。这样对营造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是有利的。

D.近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说:中国定会获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委们对不同政治品味的作家抱有偏见,文学奖已被广泛视为一个文学伪装的政治奖项。’

B.承认诺贝尔奖权威性,但不应将其看成是衡量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标准。

C.由于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中国作家残雪令国人感到欣喜。

D.获奖者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耐心等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3.请结合材料观点,从肯定或淡定角度谈一谈对诺贝尔奖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告龙骨山上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这是上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人类的历史被推前至50多万年前(后续的测年表明北京猿人最早者为距今80万年左右),并据此确立了人类演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直立人阶段。这一发现成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1961年,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0年间,周口店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记录,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周口店遗址提取并论证了北京猿人用火证据。周口店遗址曾被公认为保存古人类最早的有控制用火的证据,但这样的结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曾受到质疑02009年至2016年期间,周口店遗址发掘提取到毋庸置疑的原地用火证据。发掘出三处集中用火的部位或火塘,其中一处火塘残存围石圈筑结构。科技分析显示这些部位集中分布着高含量的植硅体、钾元素等燃烧产物和超出常规的磁化率信号和红度,确定被长时间使用过。发掘出多件内外皆呈黑或灰褐色,科技分析证明是被烧过的动物骨骼。这些烧骨与石制品、火塘等具有清晰的共生关系。发掘显示高温受热的灰岩变成石灰。研究证实,这些石灰岩块和颗粒不等的石灰粉末堆积在一起,属于原生并就地埋藏。此外,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的野外沉积样品采集发掘和磁化率、色度测量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区域确实发生过长时间集中原地用火。

周口店遗址助力东亚古人类研究02003年,在周口店遗址区的一个田园洞内,一具古人类的遗骸被发掘出土。该化石的发现,为周口店遗址的学术历史带来新惊喜,为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田园洞人属于早期现代人,这为东亚现代人至少部分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假说增添了新的支持证据。围绕田园洞人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是对其遗传密码的破译。考古学家、遗传学家从田园洞人的骨骼上成功提取到线粒体DNA和核DNA。测序比对的结果表明,田园洞人是一个古东亚人个体,携带着早期现代人的基因,与当今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古人类学研究表明,东亚的直立人、早期智人和现代人的演化是连续的,在体质特征上一脉相承。从考古学的角度也支持这样的结论,中国乃至东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是承前启后、连续稳定发展的。

周口店遗址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和考古科研的风貌。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当代社会,如何选择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周口店早期人类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展示,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人类起源、演进的历程,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

在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周口店遗址的重要性不断被世界认识、认同,堪称一座考古科研工作的丰碑。今天,当我们提到周口店、北京猿人时,会自然联想到安特生、葛利普、步达生、魏敦瑞、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一批著名学者,还有中国第一个现代科学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的组织者翁文灏、丁文江。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后山,沿着石阶和木道拾级而上,就可以祭奠这些安睡在“科学家纪念园”中的学者。

周口店遗址记录着东方人类起源、演化艰辛的历程,铭刻着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与古环境学等学科在我国诞生、成长、壮大的足迹。未来,更多破译人类历史的钥匙还埋藏在类似周口店这样的古人类遗址地下,等待我们不断寻找、发掘和解读。

(摘编自高星《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90周年不断丰富史前文化遗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周口店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2009年至2016年期间,周口店遗址发掘并提取到四个方面毋庸置疑的古人类原地用火证据。

C.属于古东亚人的田园洞人,携带着现代人的基因,与当今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D.更多破译人类历史的钥匙还埋藏在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地下,等待我们不断寻找、发掘和解读。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立足考古发现,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揭示了考古研究和遗址保护重要的现实意义。

B.行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C.本文叙事、议论相结合,既有客观的记述,也有严谨的分析。此外,笔端不乏深情。

D.选文兼顾科学性和人文性,将人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语言准确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口店遗址曾被公认为保存古人类最早的有控制用火的证据,但有人曾对此质疑,由此可见,北京猿人不是最早的会用火的古人类。

B.田园洞人遗骸的发掘出土和研究成果,能为东亚现代人部分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论断提供新的实物证据。

C.周口店早期人类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展示,为人们关注和了解人类起源、演进的历程,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D.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们应该拥有坚定的文明自信,也应和世界其他文明在交流中,互学互鉴,不断发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六组第8课课文《雨点儿》: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关老师认为:大小雨点儿各有追求。其实,它们的结局也未必如此。例如,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里未必会长出红的花,绿的草。它也可能很快就干涸掉了……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频繁跳槽已成为当下我国职场的突出问题,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用人负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根据以上表格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面对这一现象,企业要长期留住员工,应做出怎样相应的整改?

 

下面是某节目组一则致歉声明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连贯、语体风格一致。

第二期节目因为剪辑失败,使得其中一片段引起了观众的曲解,节目组已第一时间作了修正,并发表致歉声明,恳请广大观众的认可,也希望大众不要再对该片段进行散布。以后我们将不忘初心,严明剪辑,认真审核,给广大观众带来优秀的节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     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     。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     ,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B.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

B.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C.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

D.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胜其烦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B.不厌其烦   大快朵颐   栩栩如生    绵延不绝

C.不胜其烦   大快朵颐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D.不厌其烦   津津有味   历历在目    不绝如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而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而听琵琶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成都。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六句写出了诗人的喜悦,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想想诗人了。

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2.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550/35971) 首页 上一页 2545 2546 2547 2548 2549 2550 2551 2552 2553 2554 255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