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奘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起厕                  如:往

B.我至军中                  度:衡量,考虑

C.置之上                    坐:同“座”

D.今为之虏矣              属:类,辈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为”与“为击破沛公军”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何辞为 D.公为我献之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以乱易整,不武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夜”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句是(    )

A.沛公欲关中 B.君安与项伯有

C.常以身蔽沛公 D.项伯杀人,臣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最强音》节目一推出,就受到各方诟病。有人认为简单地模仿电视台同类节目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邯郸学步只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B.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C.整节课几乎是学生的天下。每一位发言的同学都侃侃而谈,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别人的看法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显示出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D.着眼当下,土地仍然是很多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新一轮城镇化浪潮中,我们从制度上保留承包权就相当于保障了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屠戮    陨身不恤    长蒿    肆无忌惮

B.款待    绿草如荫    租赁    毛骨耸然

C.精悍    引吭高歌    脉搏    博闻强记

D.婆娑    相濡以沫    欧打    宵衣旰食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ɡē)    颓)    青xìnɡ)   泪下沾(jīn)

B.钵()    团 )   漫)     长歌哭(dàng

C.临(wèi)   目(chēn)  伤(chuàng) 妄自薄(fěi

D.遏制(è)    刀)    首()     怩不安(ni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而被放任而自由生长的就怕。

为什么?”作家问。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园主慢慢地说。

作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是《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关人物的对联,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或短语巧妙组合,补全对联的内容。

(供选内容)留、直行、樊参乘、纾国难、撑酒筵、力挽狂澜、刘姓乾坤、三寸巧舌

(1)上联:张留侯忠谏,揽千钧,回汉家天下

下联:1.

(2)上联:2.

下联:一番善辩,情荡衷肠罢干戈

 

下面五句应用文稿的片段,在语体方面都有不妥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

(1)鄙人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现随寄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文学院的垂青。(自荐信)

(2)3月18日上午8点将在文化馆举行新书签售活动,特邀请您和夫人光临,届时将惠赠新书一本。(邀请函)

(3)兹介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赵敏同学前往你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予以接洽为荷。(介绍信)

(4)进入小区的车辆要按指示标志开,勿为一己之便损坏草坪和排水管道等配套设施。(物业管理委员会通告)

(5)敬请广大文艺爱好者不吝赐稿。对大家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评选,择优发表。(征稿启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近来,“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文章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    ,则容易传播谣言肆虐,还少了一份真诚。与“营销心态”结成同盟,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就变成了    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媒体人就会忽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就无从谈起。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大话当作讲故事,把耸人听闻等同于;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使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创作。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网络使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也折射出年轻网民求新求变的特点

B.网络上的一些表达方式个性十足,折射出年轻网民求新求变的特点,层出不穷

C.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而年轻网民也具有求新求变的特点

D.—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求新求变的特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则少了一份真诚,还容易产生谣言肆虐。

B.则容易助推谣言肆虐,还少了一份真诚。

C.则少了一份真诚,还容易助推谣言肆虐。

D.则容易产生谣言肆虐,还少了一份真诚。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哗众取宠    奇货可居    久而久之    脍炙人口

B.夸夸其谈    奇货可居    长此以往    喜闻乐见

C.哗众取宠    待价而沽    长此以往    喜闻乐见

D.夸夸其谈    待价而沽    久而久之    脍炙人口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诗贵立意髙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为点睛之笔。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先写江岸,后写江水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以使父母欢心。③黄牛峡:位于今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东北十里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诗发端即显露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悒之气。

B.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着眼于整个时代。

C.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诗歌题意。

D.七、八两句既有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担忧。

2.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2461/35971) 首页 上一页 2456 2457 2458 2459 2460 2461 2462 2463 2464 2465 246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