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相与枕藉乎舟中 D.其孰能讥之乎
|
|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不知东方之既白 A.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终期于尽(至、及) 冯虚御风(乘) 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不能极夫游之乐(尽情享受) D.倚歌而和之(循,依) 则或咎其欲出着(责怪)
|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的姐姐和刘董事长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一起学习、一起郊游,两个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B.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上的《现代商业论》已经出版,现奉上大作一本,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斧正。 C.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爱。” D.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激动地说:“李老师您辛苦,请留步,慢慢走!”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B.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财政部门切蛋糕,凭什么标准?依据什么科学数据?在一些地方政府中,财政拨款并没有一个系统的量化标准,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和依据。 D. 广州恒大足球队首次参加“世俱杯”比赛,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冠军同场竞技,在收获自信的同时也看到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B. 噪音其实也是肥胖的诱因之一,这种最新的研究结果真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C. 在新春庙会的民间工艺秀现场,刺绣、面塑、剪纸、吹糖人等众多民间绝活亮相,令观众目不暇接。 D. 自己再也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
|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僻静 辍学 缥缈 意气用事 B.鲈鱼 萧索 娇弱 急不暇择 C.宛然 象弥 涸辙 心旷神贻 D.踯躅 猗郁 斑驳 开诚布公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耶稣(yē) 婆娑(suō) 镂刻(lòu) 流觞曲水(shāng) B.肄业(yì) 镣铐(liào) 葱茏(1ǒng) 敷衍塞责(sè) C.切磋(cuō) 瞭望(liáo) 挫折(cuò) 鲜为人知(xiǎn) D.蕈菌(xùn) 商榷(zhuó) 兑现(duì) 揠苗助长(yà)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为采摘白芷而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作者以鸟鱼自比,写出对自由生活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①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①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 从“独在”二字来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C. “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D. “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