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题

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窗明几净(jī)  几次三番(jǐ)  没有(méi)         没收(mò)

B. 倒买倒卖(dǎo)  本末倒置(dào) 称心(chèn)       称呼(chēng)

C. 自我反省(xǐng)  省略(shěng) 着急(zháo)        着手(zhuó)

D. 差之毫厘(chā)   差使(chāi)  乳臭未干(chòu)    铜臭(xìu)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校训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山西中医学院校训:求真。福州八中校训:志存高远,笃行勤学。

要求: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条校训为话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图为漫画《有感于“孔雀东南飞” 》 。请描述漫画的内容及寓意。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流行词本身并不具备褒贬倾向,比如“吓死宝宝了”“颜值”等词语。,使用这类词语说明使用者格调不高;而在喜欢的人看来,,无需遮遮掩掩。词语无罪,该思考的是词语背后的价值观 ,因此,③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教育往往是社会问题的反映或投射。是资深的教育圈内人,有时候   有看不见、想不明、理不清的困惑。这   都很正常,教育的魅力也在此。但   内容怎么换,形式怎么变,  不能离开育人这一核心,不能忽视教育是完善孩子的知识结构、培育积极的价值观这一根本目标。把握了这一点,教育就不但不会走回头路,      会生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与自信。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也   固然   不管   都   甚至

B. 虽然    却   固然   尽管   还   甚至

C. 即使       其实   不管      反而

D. 即使    却   其实   尽管   还   反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部的经济要腾飞,不仅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需要各类科学家与各类专门人才的共同努力。

B. 近年来,以发信息等方式威胁航空安全的案件频频发生,出现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恶作剧所致,其次是当事人对社会心存怨念所致。

C.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D. 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很多人听到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的消息时欢呼雀跃,一片哗然。尤其是绝大多数低收入的工薪阶层,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B. 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的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C. 电视剧《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尽管身处社会底层,整日为生计发愁,但遇事却能通权达变

D. 他不习惯跟人在这类问题上争论,况且这些意思并不是他独创的见解,教别人听了会嘲讽——只会拾人牙慧!

E. 在三坊七巷你可以品尝到同利肉燕、鼎边糊、海蛎饼等美食,品类之多,实在是擢发难数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或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______

 

阅读下列的诗歌,完成小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②秦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 “日日持竿去不归”“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作者在长安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

B. 蒹葭霜冷雁初飞”写出水草经霜枯萎,天气已冷,北雁南飞的景象。诗句写秋日萧疏、凄凉景象十分逼真。

C. “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对比手法,马的悲戚嘶鸣和红叶的美好景致对比,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 “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听到的钟声,还有那青翠欲滴的山色。

E. 尾联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表达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长安的深情。

2.从意象、情感等角度对“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句进行赏析。并简析诗中“杨柳”和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杨柳”的不同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别弟文

(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愀然不可为生.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1],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弃养,吾年十五岁,尔年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泉[2],租屋而居,月偿其值。岁又大凶,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率至夜半,得泉一百,籴米作粥,杂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党,恐其开口假贷,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年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择野菜充饥,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痏,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而颇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愿君勿忘在莒[3],臣亦念堂阜之囚[4]。”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适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逮,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原文有删节)

注释:[1]左宜右有:干什么都得心应手,顺利,犹言“左右逢源”。

[2]泉:钱。 [3]莒(jǔ):西周时诸侯国之一,其地在今山东莒县。

[4]堂阜: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租屋而居,月偿其          值:通“值”,价钱。

B. 禄养既不,得立功名天壤间       逮:赶上,等到

C. 故而与他人,则诚不足          校:计较

D. 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      赢:剩余。

2.下列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什一”意为十分之一。古代“什一之税”是指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因此叫“什一之税”。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 文中“弃养”是父亲逝世的婉词。古代谓父母死亡子女不得奉养。亦泛指尊者、长者死亡。“鳏寡孤独”: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C. 同治、咸丰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献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D.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有知识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大富户中道衰落,还剩下千两银子的产业,便忧愁得不能活下去;穷人得到十两银子作为资本,便处处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生活环境有异、生活方式不同。

B. 道光二十九年,作者父亲去世,那年他十五岁,弟弟九岁。家中没有一箱衣、一贯钱,租赁房屋居住,按月交纳房租。

C. 作者以老子“知足不辱”和弟弟共勉,要求弟弟抛弃今日奢侈的生活,因为欲望太多,那么耻辱随后就要来了。

D. 文末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父亲,虽然没来得及孝养父亲,若能在天地之间建立功名也能告慰父亲,虽然已到了中年,但这种志向没有衰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②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

 

共359704条记录 当前(15675/35971) 首页 上一页 15670 15671 15672 15673 15674 15675 15676 15677 15678 15679 1568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