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A等于30°.一束光线在纸面内垂直AB边射入棱镜,如图所示,发现光线刚好不能从BC面射出,而是最后从AC面射出.求: ①透明物质的折射率n. ②光线从AC面射出时的折射角α.(结果可以用α的三角函数表示) ![]() |
|
如图1所示为一列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图2是这列波中质点P的振动图线,求: ①该波的传播方向; ②该波的传播速度. ![]() |
|
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氧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出的谱线为(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从A→B→C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从A→B过程的p-T图象和从B→C过程的V-T图象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 ①从A→B过程外界对气体 (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②气体在C状态时的压强. |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 C.液体的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密集,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相互吸引 D.某固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物质的分子体积为 ![]() |
|
在竖直平面内,以虚线为界分布着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和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各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E=![]() (1)带电粒子通过倾斜虚线时的位置坐标; (2)粒子到达A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匀强电场的宽度L; (3)若在C粒子从O点出发的同时,一不带电的D粒子从A点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最终两粒子相碰,求D粒子速度v的可能值. ![]() |
|
光滑水平面上,一个长木板与半径R未知的半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质量M=5kg.在装置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装置与小滑块一起以v=10m/s的速度向左运动.现给装置加一个F=55N向右的水平推力,小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当小滑块滑至长木板左端A时,装置速度恰好减速为0,此对撤去外力F并将装置锁定.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B.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落回长木板.已知小滑块在通过半圆形轨道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f=2.5J.g取10m/s2.求:![]() (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 (2)长木板的长度l; (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木板上的落点离A的距离. |
|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图中器材进行实验,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后,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某同学取A、B两点来验证,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g取9.8m/s2,测量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 ①B点速度:vB= m/s. ②若重物和夹子的总质量为0.6kg,那么在打A、B两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上述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老师要求同学们测出一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所给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定值电阻R1(阻值未知),电压表V(量程为3.0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某同学连接了一个如图l所示的电路,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a.拨动电阻箱旋钮,使各旋钮盘的刻度处于如图2甲所示的位置后,将S2接到a,闭合S1,记录下对应的电压表示数为2.20V,然后断开S1;b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列b,闭合S1,记录此时电压表的读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然后断开S1. ①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图甲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Ω,图乙所示的电压表读数为 V.由此可算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Ω.(计算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②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该同学继续以下的操作: 将S2切换列a,多次调节电阻箱,闭合S1,读出多组电阻箱的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 ![]() |
|||||||||||||
![]() 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 ![]() 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 C.环从A到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 |
|
![]() ![]() A. ![]() B. ![]() C. ![]()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