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斜面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用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C相连.开始时A、B、C均处于静止状态,且A受到绳的拉力方向与斜面平行.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C上,使物体C匀速下降,在物体C下降过程中,A和B始终相对静止且没有离开桌面,则在C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共同向左加速移动 B.A和B共同向左匀速移动 C.A对B的压力做负功 D.B对A的支持力不做功 |
|
有一个正检验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分别从电场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动能Ek随位移s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1中的①、②、③图线所示,其中图线①是直线.图2中甲是匀强电场,乙是孤立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丙是等量异号点电荷形成的电场(a、b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上,且a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丁是等量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a、b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且a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检验电荷在甲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对应的图线可能是① B.检验电荷在乙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对应的图线可能是② C.检验电荷在丙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对应的图线可能是③ D.检验电荷在丁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对应的图线可能是③ |
|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后,简化后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地面发射轨道进入地球附近的停泊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从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人工作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之后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P,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地面发射时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线速度之比为 ![]() ![]() C.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时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P:Q D.卫星从发射后到进人工作轨道过程中卫星的机械能守恒 |
|
![]() A.f1=0,f2=F,f3=0 B.f1=0,f2=0,f3=0 C.f1=F,f2=0,f3=0 D.f1=0,f2=F,f3=F |
|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电路中,可以用一个合适的电阻来代替若干个电阻,这利用了极限思维法 C.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可以把实际物体当做质点,这利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D.根据v= ![]() ![]() |
|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初速度V=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9.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 ![]() |
|
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l 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
|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A.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B.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D.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 |
|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10m/s2 B.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 C.不同地区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不一定相同 D.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
|
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质点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A.前2s内 B.前4s内 C.前2s内及6s到8s内 D.前2s内及第6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