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滑的水平面内,一质量m=lkg的质点以速度v=10m/s沿x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y轴正方向的恒力F=5N作用,直线OA与x轴成37°角,如图所示,(sin37°=0.6,cos37°=0.8) (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OA相交于P点,求质点从O点到P点所经历的时间 (2)质点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 ![]() |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锤自由下落的方法,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O、A间有点未画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锤动能EKB= 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J,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g取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
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高的山坡上水平击出一个高尔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出地点水平距离为L的穴内,则该球被击出时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 |
|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内壁上放一个木块,它跟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已知木块中心离转轴的距离为R.当容器以最小转速n= 匀速转动时,木块才不至于掉下来.![]() |
|
小滑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凹形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绝对值)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B,重力做功的大小为C,空气阻力做功的大小为D.当用这些量表达时,小滑块的动能的改变(指未态动能减去初态动能)等于 ,滑块机械能(指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改变等于 .![]() |
|
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
|
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的大圆环,半径为R,被一轻杆固定后悬挂在O点,有两个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同时从大环两侧的对称位置由静止滑下,两小环同时滑到大环底部时速都为v,则( )![]() A.小环重力的功率一直变大 B.小环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轻杆拉力最大为 ![]() D.轻杆拉力恒为(2m+M)g |
|
假设“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到地球球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2倍,其中一位宇航员的质量为m,已知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则( ) A.宇宙飞船的速度为 ![]() B.宇宙飞船的周期为 ![]() C.地球对宇航员的引力为 ![]() D.宇航员对飞船的压力为 ![]() |
|
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放有一辆小车,车的尾端放有一物体,用水平力F拉物体,使它从小车尾端运动到小车的前端.第一次小车固定,拉力做功W1,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1;第二次小车可以在地面上滑动,拉力做动为W2,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2,则( )![]() A.W1>W2 B.W1<W2 C.Q1=Q2 D.Q1<Q2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一定只受重力的作用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守恒 C.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时,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了功 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通过重力做功来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