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大小成正比 C.静止物体也可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B.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中v与t成正比 C.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
|
A从h高处自由下落,B从h/2高处自由下落,若想两物体同时落地,则A从h高处静止释放后,间隔多长时间释放B( ) A. ![]() B. ![]() C. ![]() D. ![]() |
|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加速度a>0,当a值减小时(a仍大于零)则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逐渐增大 B.速度和位移都只能逐渐增大到某个定值 C.速度增大,位移趋近于某个定值 D.速度逐渐增大,位移也逐渐增大 |
|
如图所示,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F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N/kg)( )![]()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 |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x=-5t2+40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大位移是80m B.质点的初速度是20m/s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 D.t=4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
|
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木棒,靠在固定光滑圆球上处于静止状态.木棒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棒受到的作用力为( )![]() A.重力、地面和球给它的支持力 B.重力和地面给它的摩擦力 C.重力、地面给它的支持力、球给它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给它的摩擦力 D.重力、地面给它的摩擦力和球给它的支持力 |
|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 ) ①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v1:v2:v3=3:2:1 ②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 ![]() ③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④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 ) A.30m B.40m C.210m D.120m |
|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瞬时速度不为零时,平均速度可以为零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C.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是指瞬时速度 D.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能表示时间间隔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