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薄板形斜面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倾角为θ=37°.一个“Π”的物体B靠在斜面体的前后两侧,并可在水平面上自由滑动而不会倾斜,B的质量为M=2kg.一根质量为m=1kg的光滑细圆柱体A搁在B的竖直面和斜面之间.现推动B以水平加速度a=4m/s2向右运动,并带动A沿斜面方向斜向上运动.所有摩擦都不计,且不考虑圆柱体的滚动,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圆柱体A的加速度大小; (2)B物体对A的推力F的大小; (3)当A被缓慢推至离地高为h=1m的P处时停止运动,放手后A下滑时带动B一起运动,当到达斜面底端时B的速度为多大? ![]() |
|
![]() (1)求系统静止时,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 (2)当系统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斜面对小球支持力恰好为零? |
|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
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 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
|
一场风雨中,某雨滴正与竖直方向成45°向下偏西方向作匀速下落.则雨滴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 ) A.0 B.mg水平向西 C.mg竖直向上 D. ![]() |
|
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D.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
|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 ) A.L=0.02m,k=500N/m B.L=0.10m,k=500N/m C.L=0.02m,k=250N/m D.L=0.10m,k=250N/m |
|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 A.f= ![]() B.f= ![]() C.f=mg D.f= ![]() |
|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q(q>0)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当3个小球处在静止状态时,每根弹簧长度为l.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不考虑弹簧的静电感应,则每根弹簧的原长为( )![]() A. ![]() B. ![]() C. ![]() D. ![]() |
|
![]() A.F= ![]() B.F=mgtanθ C.FN= ![]() D.FN=mgtan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