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质点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1s后立即变成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1s,如此循环,则10s内A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m,10s末的速度为 m/s. | |
要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重10N的物体移动,至少需要2.1N的水平推力;物体移动后,只需要2.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N,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 . | |
如图所示,小船被绳索牵引着匀速靠岸,若水的阻力不变,则( )![]() A.绳子张力不断增大 B.绳子张力不变 C.船的浮力减小 D.船的浮力不变 |
|
物体以初速度v沿斜面上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
|
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
|
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l,它们各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 ![]()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2:1 |
|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2N和3N的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5m/s2 B.3m/s2 C.2m/s2 D.0.5m/s2 |
|
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现让拉力逐渐减小,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加速度逐渐变小,速度逐渐变大 B.加速度和速度都在逐渐变小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逐渐变大 D.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逐渐变小 |
|
关于物体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外力大时,运动状态改变得快,则惯性小 B.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 C.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
|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 )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小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