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顶杆演员A顶住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长竹竿.质量为m=30kg的演员B自竹竿顶部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竹竿底端时速度恰好为零.为了研究下滑演员B沿杆的下滑情况,在顶杆演员A与竹竿底部之间安装了一个力传感器.由于竹竿处于静止状态,传感器显示的就是下滑演员B所受摩擦力的情况,如图所示.g=10m/s2.求: (1)下滑演员B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竹杆的长度. ![]() |
|
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该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A.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最小 B.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C.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D.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2)(单选)这种方法得到的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其测量值跟实际值相比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确定 (3)(单选)若把挡光片的挡光部分对称的装在小车的正中间,测量小车正中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测量值跟实际值相比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确定. ![]() |
|||||||||||||||||||||
在一次研究型课的活动中,某小组提出了测量一种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课题,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运用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和一把米尺进行测量的方案.首先,他把钩码直接悬挂在这种棉线上,结果棉线没有断,而且没有发生明显伸长.然后该同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了该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请你根据该同学已具有的上述器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方案的示意图(标出需测量的量);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3)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的表达式是:F= . ![]() |
|
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时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是边长5cm的小方格.问闪光的频率是 Hz;小球运动的初速度是 m/s,小球运动到C点时的速率 (米/秒)(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秒,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求(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的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
|
![]() |
|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为60J,此后撤去恒力F,物体又经时间t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点,则当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 J,在撤去恒力F之前,当物体的动能为7J时,物体的机械能为 J.![]() |
|
如图所示,均匀细杆AB的质量为mAB=5kg,A端装有固定转轴,B端连接细线通过滑轮和重物C相连,若杆AB呈水平,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时恰能保持平衡,则重物C的质量mC= ;若将滑轮水平向右缓缓移动,则杆AB将 (选填“顺时针”、“逆时针”或“不”)转动,并在新的位置平衡.(不计一切摩擦)![]() |
|
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行星表面不存在空气)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从抛出时开始计时,得到如图所示的s-t图象,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当t=t时,再以初速度10m/s抛出另一物体,经△t时间两物体在空中相遇,为使△t最大,则t= s.![]()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