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05s时刻,其波形图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求: (1)该波的振幅和波长? (2)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少?若这列波向左传播,波速是多少? (3)当波速为280m/s时,波的传播方向? ![]() |
|
如图所示,AOB是1/4圆柱玻璃砖的截面图,玻璃的折射率为![]() ![]() |
|
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为0.6m/s,P点的横坐标x=0.96m,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 (1)此时刻质点A的运动方向和质点B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 (2)经过多少时间P点第二次达到波峰? (3)画出P质点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 ![]() |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激光器发出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线.![]()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 性. (2)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扳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线时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丁所示.已知职缝间距为0.5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m,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 ,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条纹的距离将 . |
|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和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则他测得的折射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乙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AB=6cm,CD=4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 ![]() |
|
某学生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根据实验数据作出T2-l图象.则 (1)写出由单摆做间谐运动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由 图象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7,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理论上该实验图象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而该同学由于在测摆长时未 加上小球的半径,所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这样通过第一问的方法计算出来的重力加速度与正确操作相比,其结果 (填“偏大”、“偏小”、“相同”) ![]() |
|
如图所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bac=90°,∠abc=60°,一平行细光束从O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 A.有部分光线从ab面射出 B.光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 C.部分光线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 D.部分光线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 |
|
一列简谐机械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距离小于一个波长的x=0与x=2m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 )![]() A.该波的波长一定是4m B.该波的周期不一定是4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 D.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0.4m/s |
|
发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l,竖直放置,上端a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图.现考虑线光源ab发出的靠近水面法线(图中的虚线)的细光束经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对光有色散作用,若以l1表示红光成的像的长度,l2表示紫光成的像的长度,则( )![]() A.l1<l2<l B.l1>l2>l C.l2>l1>l D.l2<l1<l |
|
甲图中每两点质点之间的距离为s,质点1是振源,起振方向向上,经过时间t后,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周期为T=2t/3 B.这列波的周期为T=t/4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12s/t 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16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