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内,电场的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场区内的一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可判断该带电质点
A.带有电荷量为 C.运动的角速度为
|
|
|
如图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的U—I图线,关于此图线,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纵轴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即E=3.0V B.横轴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即I短=0.6A C.电源的内阻r=5Ω D.电源的内阻r=1.0Ω
|
|
|
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小物块在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沿动摩擦因数为
A.
|
|
|
如图所示,一光滑平行金属轨道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该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以初速v0从轨道底端向上滑行,滑行到某一高度h后又返回到底端.若运动过程中,金属杆保持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不计金属杆ab的电阻及空气阻力,则
A.上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的绝对值大于下滑过程 B.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过程多 C.上滑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量比下滑过程多 D.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长
|
|
|
一个带正电荷的小球从a点出发水平进入正交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电场方向竖直向上,某时刻小球运动到了b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到b,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a到b,小球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a到b,小球动能可能不变 D.从a到b,小球机械能可能不变
|
|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为三盏完全相同的灯泡, 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为零的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关于三盏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 c先亮,a、b后亮 B.合上开关一会后, a、b一样亮 C.断开开关, b、c同时熄灭,a缓慢熄灭 D.断开开关,c马上熄灭, b闪一下后和a一起缓慢熄灭
|
|
|
下列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牛顿解释了涡旋电场的产生原理 D.楞次找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
|
|
(9分)一质量为M=10kg的木板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粗糙,物块A质量为m=6kg,停在B的左端。质量为m0=1kg的小球用长为l=0.8m的轻绳悬挂在固定点O上,将轻绳拉直至水平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最低点与A发生碰撞后反弹,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0.2m,物块与小球可视为质点,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①求碰撞结束时A的速度; ②若木板B足够长,A最终没有滑离B,求A在B上滑动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
|
|
(6分)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_______学说。已知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波长为λ和
|
|
|
(9分)在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求光束在桌面上形成光斑的面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