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由M点向N点运动,可以判定( )
A.粒子带负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减小 B.粒子带负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增大 C.粒子带正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减小 D.粒子带正电,运动过程电势能增大
|
|
|
如图所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环形线圈互相垂直地放置,它们的圆心位于一个共同点O上,当通以相同大小的电流时,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与一个线圈单独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是( )
A.1∶1 B.
|
|
|
如图所示,套在足够长的绝缘粗糙直棒上的带正电小球,其质量为m,带电量为q,小球可在棒上滑动,现将此棒竖直固定在沿水平方向的且互相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设小球电荷量不变,小球由棒的下端以某一速度上滑的过程中一定有
A.小球加速度一直减小 B.小球速度先减小,直到最后匀速 C.杆对小球的弹力一直减少 D.小球所受洛伦兹力一直减小
|
|
|
额定电压为4.0V的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1.0 A.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为4.0A B.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8.0W C.电动机每分钟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为240.0J D.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入功率为4.0W
|
|
|
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是假想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描述磁场的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且磁场中的任何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C.电场中某处场强的方向就是放入该处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D.磁场对在它其中运动的电荷可能没有力的作用
|
|
|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小球A、B、C(可视为点电荷),三球沿一条直线摆放,仅在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作用下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对B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B.A对B的静电力可能是斥力 C.A的电量可能比B少 D.C的电量一定比B少
|
|
|
磁感应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且定义表达式为: A.电场强度 C.电阻
|
|
|
(17分)如图所示,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极板A、B间加速后,沿中心线方向陆续进入平行极板C、D间的偏转电场,飞出偏转电场后进入右侧的有界匀强磁场,最后从磁场左边界飞出.已知A、B间电压为U0;极板C、D长为L,间距为d;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的左边界与C、D右端相距L,且与中心线垂直.假设所有粒子都能飞出偏转电场,并进入右侧匀强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相互间的作用.则:
(1)求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2)求能使所有粒子均能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的偏转电压的最大值U; (3)接第(2)问,当偏转电压为U/2时,求粒子进出磁场位置之间的距离.
|
|
|
(16分)如图所示,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0.05m.电压为10V;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0.1T,方向与金属板面平行并垂直于纸面向里.图中右边有一半径R为0.1m、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内也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1)离子速度v的大小; (2)离子的比荷q/m; (3)离子在圆形磁场区域中运动时间t.
|
|
|
(15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恰好匀速进入其下方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正方形线圈质量为m,边长为L,电阻为R,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高度为2L,求:
(1)线圈进入磁场时回路产生的感应电流I1的大小和方向; (2)线圈离开磁场过程中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q; (3)线圈下边缘刚离开磁场时线圈的速度v的大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