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0.5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
|
|
如右上图所示,某一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b∶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2,则I1∶I2为( )
A.9∶25 B.25∶9 C.25∶4 D.4∶25
|
|
|
有A、B两个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从图线可以判断( )
A.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 B.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 C.电压相同时,流过电阻A的电流强度较小 D.两电阻串联时,电阻A消耗的功率较大
|
|
|
当电场强度超过 A. C.
|
|
|
真空中,A、B两点与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r和4r,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之比为( ) A 4 : l B 1 : 4 C 16 : l D l : 16
|
|
|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 A.
|
|
|
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消失 B.摩擦使笔套带电 C.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D.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
|
|
如图所示,xOy平面内半径为R的圆O'与y轴相切于原点O。在该圆区域内,有与y轴平行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圆面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沿x轴正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0时间从P点射出。
(1)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经 (2)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射入,且速度为原来的2倍,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
|
|
如图所示,M为一线圈电阻rM=0.4 Ω的电动机,R=24 Ω,电源电动势E=40 V。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1.6 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4.0 A。求:
(1)电源内阻r; (2)开关S闭合时电源输出功率. (3)开关S闭合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
|
|
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电场强度EA = 4.0 × 104 N/C, B点的电场强度EB = 9.0 × 104 N/C。将电荷量q = +5.0 × 10-8 C的可视为点电荷的带电粒子静置在电场中的A点后静止释放,该粒子沿直线AB运动到B点时其动能增加了3.5 × 10-4J,已知AB=8cm,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
(1)求该粒子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4分)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4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