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让太阳光或电灯发出的光先后通过偏振片P和Q,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或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光的偏振现象.这个实验表明( ).
A.光是电磁波 B.光是一种横波 C.光是一种纵波 D.光是概率波
|
|
|
关于波的偏振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 B.只有纵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 C.只有振动方向与透光方向平行的光才能通过偏振片 D.只有振动方向与透光方向垂直的光才能通过偏振片
|
|
|
鉴别奶粉的质量,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
|
|
|
观察单缝衍射现象时,把缝宽由0.2 mm逐渐增大到0.8 mm,看到的现象是( ). A.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小,衍射现象逐渐不明显 B.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大,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 C.衍射条纹的间距不变,只是亮度增强 D.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
|
|
|
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利用游标卡尺两脚间形成的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其中正确的是( ). A.若狭缝与灯丝平行,衍射条纹与狭缝平行 B.若狭缝与灯丝垂直,衍射条纹与狭缝垂直 C.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与狭缝的宽度有关 D.衍射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
|
|
|
对于光的衍射现象的定性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波波长相比,甚至比光波波长还要小的时候,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相互叠加的结果 C.光的衍射现象否定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D.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
|
|
一束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θ1=30°,折射角θ2=60°,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介质折射率为 B.此介质折射率为 C.光在介质中速度比在空气中小 D.光在介质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
|
|
如图所示,有Ⅰ、Ⅱ、Ⅲ三种介质,光线的传播方向以及光线与介质分界面的夹角如图中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介质Ⅲ的折射率最小 C.光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D.介质Ⅲ的折射率最大
|
|
|
一个圆柱形筒,直径12 cm,高16 cm,人眼在筒侧上方某处观察,所见筒侧的深度为9 cm,当筒中装满液体时,则恰能看到筒侧的最低点,求: (1)此液体的折射率; (2)光在此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
|
|
两束细平行光a和b相距为d,从空气中相互平行地斜射到长方体玻璃砖的上表面,如图所示,若玻璃对a的折射率大于对b的折射率.当它们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后,有( ).
A.两束光仍平行,间距等于d B.两束光仍平行,间距大于d C.两束光仍平行,间距小于d D.两束光不再相互平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