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P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B、C、D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AB=BC=CD.从A、B、C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则三个物体抛出时速度大小之比vA∶vB∶vC为( ).
A. C.1∶2∶3 D.1∶1∶1
|
|
|
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如图所示,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初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
A.同时抛出,且v1<v2 B.甲比乙后抛出,且v1>v2 C.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 D.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
|
|
|
关于平抛运动,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运动 B.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质量越小,落点就越远,质量越大,落点就越近
|
|
|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率的变化相等 D.水平飞行的距离只与初速度大小有关
|
|
|
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t,阻力不计,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3)水平射程; (4)小球的位移的大小及位移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的正切值.
|
|
|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1 s内,其速度方向由跟竖直方向成60°角变为跟竖直方向成45°角,求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和下落的高度.
|
|
|
如图所示,从某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到达地面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tan θ B.小球在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C.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平抛运动的时间变长 D.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
|
|
|
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 ).
A.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 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A、B一定能相碰
|
|
|
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A.
|
|
|
人站在平台上平抛一小球,球离手时的速度为v1,落地时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图中能表示出速度矢量的演变过程的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