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d处固定有负点电荷Q,一个带电质点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射入此区域时的轨迹为图中曲线abc,a、b、c、d恰好是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则有( )
A.a、b、c三点处电势高低关系是φa=φc>φb B.质点由a到c,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在b点动能最小 C.质点在a、b、c三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2 D.若将d处的点电荷改为+Q,该带电质点的轨迹仍可能为曲线abc
|
|
|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副线圈通过电阻为R的导线与热水器、抽油烟机连接。已知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副线圈上的电压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现闭合开关S接通抽油烟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抽油烟机上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B.电压表示数为1100 V C.热水器的实际功率增大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
|
|
如图所示,光滑圆环可绕竖直轴O1O2旋转,在圆环上套一个小球,实验时发现,增大圆环转速,小球在圆环上的位置升高,但无论圆环转速多大,小球都不能上升到与圆心O等高的N点.现让小球带上正电荷,下列措施可以让小球上升到N点的是( )
A.在空间加上水平向左的匀强磁场 B.在空间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C.在空间加上方向由圆心O向外的磁场 D.在圆心O点放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
|
|
|
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考察完毕后,乘坐一艘宇宙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 B.飞船绕火星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轨道I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 C.飞船在轨道II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I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飞船在轨道II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
|
|
如图所示,将a、b两小球以大小为20
A.80
|
|
|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劈上.物块与斜劈和斜劈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如果物块和斜劈都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物块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B.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C.水平恒力F不可能大于 D.水平恒力F可能大于μ(m+M)g
|
|
|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通过恰当地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超越了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性,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B.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 C.亚里士多德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 ,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 D.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
|
|
|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1的小球静止在轨道最低点,另一质量为m2的小球(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从内壁上与圆心O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m1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求
⑴小球m2刚要与m1发生碰撞时的速度大小; ⑵碰撞后,m1、m2能沿内壁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对碰撞点).
|
|
|
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卢瑟福用实验得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D.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 , 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测定年代 E.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
|
|
用折射率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