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将一个小铁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可在0~90o之间任意调整的木板上向上滑动,设它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若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与木板倾角
(1)小铁块初速度的大小v0以及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
|
|
|
一微安表
①待测微安表 ②毫伏表mV:量程250 mV,最小分度5 mV,内阻约为l k ③滑动变阻器R1: 0—50 ④滑动变阻器R2: 0~3 k ⑤直流电源E:电动势E=1.5 V,内阻r约1 ⑥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微安表
(2)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第一步:断开S,按电路原理图连接器材,将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的触头分别于合理位置;第二步:闭合S,分别调节R1和R2至适当位置,使 ,记下 。 (3)用已知量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微安表
|
|
|
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下表而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而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长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1)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 (2)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 (3)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
|
如图所示,绝缘的中空轨道竖直固定,圆弧段COD光滑,对应的圆心角为120o,C、D两端等高,O为最低点,圆弧的圆心为O′,半径为R;直线段AC、HD粗糙且足够长,与圆弧段分别在C、D端相切。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轨道所在的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竖直虚线MC左侧和竖直虚线ND右侧还分别存在着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和水平 向左的匀强电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恒为q直径略小于轨道内径、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点小球,从轨道内距C点足够远的P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所受的电场力等于其重力的
A.小球在第一次沿轨道AC下滑的过程中,最大加速度 B.小球在第一次沿轨道AC下滑的过程中,最大速度 C.小球进入DH轨道后,上升的最高点与A点等高 D.小球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弹力可能为2mg
|
|
|
如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电阻为r=2
A.电阻R2上的热功率为 B.0.02 s时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 C.线圈产生的e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e= 10 D.线圈开始转动到t=
|
|
|
如图所示,L1和L2为两条平行的虚线,L1上方和L2下方都是范围足够大,且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A、B两点都在L2上.带电粒了从A点以初速度v0与L2成30o角斜向右上方射出,经过偏转后正好过B点,经过B点时速度方向也斜向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初速度变大(方向不变),它仍能经过B点 B.带电粒子经过B点时的速度一定跟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相同 C.此带电粒子既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D.若将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初速度方向改为与L2成60o角斜向右上方,它将不能经过B点
|
|
|
在倾角为
A.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vsin B.物块B满足m2gsin C.物块A的加速度为 D.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
|
|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现将小环从止释放,当小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时(图中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小环减少的机械能人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B.小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也为d C.小环在B处的速度为 D.小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
|
|
|
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小球带正电 B.电场力大小为3mg C.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运动时间相等 D.小球从A到B与从B到C的速度变化相等
|
|
|
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B.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C.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D.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但机械能减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