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题

小球1从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2从B点做平抛运动,两小球恰好同时到达C点,已知BC高为h,两小球在C点相遇前瞬间速度大小相等,方向成60°夹角,重力加速度为g.可知(  )

A. 1、2两小球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之比2:1

B. 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初速度大小为

C. AC两点间的高度差为4h

D. 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2h

 

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θ的长斜面上有一带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斜面下滑,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成正比,即F=kvk为已知常数。若滑块从静止开始下滑的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中直线的斜率绝对值为b,图中v1为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的质量m和动摩擦因数

A.     B.

C.     D.

 

如图实线为匀强电场中的平行等距直线,虚线为带正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为轨迹上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实线为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B. 若实线为电场线,电场的方向向左

C. 若实线为等势线,a点的电势小于在b点的电势

D. 若实线为等势线,粒子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时大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的卫星,C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半长轴大小为aP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

B. 卫星B离地面的高度可以为任意值

C. ar长度关系满足a=2r

D. 若已知物体A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如图所示,两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物体与两面和水平面间动摩擦因素相同,物体从斜面上A点静止沿AB下滑,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P点,则从同一点A静止沿曲面AC下滑,曲面弧AC的长度等于斜面AB的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沿AC下滑,物体仍将停在P

B. 沿AC下滑,物体停在P点左侧

C. 两次下滑直到停止,所消耗的机械能是不相等的

D. 从斜面下滑到 B点时的动能,大于从斜面滑到C点时的动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和静电力常量

B. 法拉第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着它产生的电场,并用电场线形象的描述电场的分布

C. 牛顿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D. 开普勒用了多年的时间观察行星的运动并用科学的数学计算发现了开普勒三定律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1m的细线,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椎体顶端,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当小球在水平面内绕锥体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时,细线的张力为FT.(g10m/s2,结果可用根式表示)求:

1)若要小球离开锥面,则小球的角速度ω0至少为多大?

2)若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则小球的角速度ω′为多大?

 

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可绕其中心轴转动,筒内壁粗糙,筒口半径和筒高分别为R和H,筒内壁A点的高度为筒高的一半,内壁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求:当物块在A点随筒匀速转动,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时,筒转动的角速度。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000kg的汽车驶上半径为50m的圆形拱桥,g取10m/s2,问:

(1)若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1m/s,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多大?

(2)若汽车到达桥顶时恰好对桥面无压力,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将一小球从距地面高为h=20m高处的水平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75m/s.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小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小球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距离是多少?

 

共610608条记录 当前(29430/61061) 首页 上一页 29425 29426 29427 29428 29429 29430 29431 29432 29433 29434 29435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