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题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发生的位移为x,动能变为原来的倍,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3    C. 4    D. 9

 

一电场线在竖直平面上的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的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电势分别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该过程的速度偏向角为α,电场力做功为W,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如果电荷为负电荷,则>

D.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轨道的内表面动摩擦因数为μ。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看作质点)自P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释放高度为R,小滑块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小滑块(可看作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小滑块恰好可以到达Q点    B. 小滑块不能到达Q点

C.     D.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a是地球赤道上的一栋建筑,b是与地心的距离为r的地球同步卫星,c是在赤道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与地心距离为的卫星,b、c运行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一时刻b、c刚好位于a的正上方,如图所示,则经过时间,a、b、c的相对位置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某学校组织趣味课外活动——拉重物比赛,如图所示。设重物的质量为m,重物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拉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运动时,能够施加的最大拉力为F,求重物运动时的最大加速度为(     )

A.     B.     C.     D.

 

以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的连线的中点为圆心,在连线的中垂面上做出两个同心圆如图所示,两个圆上有三个不同的点M、N、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点电势一定小于M点的电势

B. N点场强一定大于M点的场强

C. 一个电子在M点的电势能和在P点的电势能相等

D. 一个电子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电势能大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AC=L,以速度v保持匀速运动,把质量为m的货物无初速地放到A点,当货物运动到C点时速度恰为v。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点为AC的中点,则货物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    ) 

A. 货物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    B. 货物从A运动到C点时的时间

C. 货物的动能增加了μmgL    D. 摩擦力对货物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如图所示,叠放在 固定粗糙斜面上的物块A和B接触面是水平的,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A和B的受力个数为(    )

A. 2个,4个    B. 2个,5个

C. 3个,4个    D. 3个,5个

 

夸克(quark)是一种基本粒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其中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可写为,式中r是正、反顶夸克之间的距离, 是无单位的常量,k是与单位制有关的常数,则在国际单位制中常数k的单位是(   )

A. N·m    B. N    C. J/m    D. J·m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C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弹簧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B,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的质量为2m=4kg,B的质量为m=2kg,初始时物体AC点的距离为L=1m.现给A、B一初速度v0=3m/s,使A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向上运动,物体A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弹到C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此过程中:

(1)物体A向下运动刚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3)弹簧中的最大弹性势能.

 

共610608条记录 当前(25463/61061) 首页 上一页 25458 25459 25460 25461 25462 25463 25464 25465 25466 25467 25468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