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同学把电流表、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后,两端连接两只测量表笔,做成了一个测量电阻的装置.两只表笔直接接触时,电流表读数是4mA,两只表笔与200Ω的电阻连接时,电流表读数是3mA.现在把表笔与一个未知电阻连接时,电流表读数是2mA,则该未知电阻阻值是 A. 200Ω B. 300Ω C. 600Ω D. 1200Ω
|
|
|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端移动时(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
|
|
两个不规则带电导体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已知导体附近的电场线均与导体表面垂直,a、b、c、d为电场中几个点,并且a、d为紧靠导体表面的两点,选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则( )
A. 场强大小关系有Eb>Ec B. 电势大小关系有φb<φd C. 将一正电荷放在d点时其电势能为负值 D. 将一负电荷由a点移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
|
|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在距板右端L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M. 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质点从两板中央水平射入板间,最后垂直打在M屏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mg/q B. 质点在板间运动时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 C. 小球在板间所受电场力方向为竖直向下 D. 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大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
|
|
|
如图,匀强电场中的点A、B、C、D、E、F、G、H为立方体的8个顶点.已知G、F、B、D点的电势分别为8V、3V、2V、4V,则A点的电势为
A. 1V B. -1V C. 2V D. 3V
|
|
|
关于电场线和等势面,错误的说法是( ) A. 电场中电势越高的地方,等势面越密 B. 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场线越密 C. 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 D. 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和等势面垂直的
|
|
|
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37°的倾斜轨道AC,其延长线在D点与半圆轨道DF相切,全部轨道为绝缘材料制成且位于竖直面内,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MN的右侧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C点在MN边界上)。一质量为0.4kg的带电小球沿轨道AC下滑,至C点时速度为
(1)小球带正电还是负电; (2)小球在半圆轨道部分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小球从F点飞出时磁场同时消失,小球离开F点后的运动轨迹与AC轨道所在直线的交点为G(G点未标出),求G点到D点的距离。
|
|
|
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在第Ⅰ象限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垂直进入匀强电场,经过x轴上的Q点以速度v进入磁场,方向与x轴正向成30°角.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后恰好能再回到电场,已知OP=
(1)OQ的距离;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在O点右侧22L处放置一平行于y轴的挡板,粒子能击中挡板并被吸收,求粒子从P点进入电场到击中挡板的时间.
|
|
|
如图所示,abcd为一正方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边界边长为L,两个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a点沿ac方向射入,粒子1从b点射出,粒子2从cd边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出,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 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粒子1带正电还是负电 (2)粒子1和粒子2的比荷之比(比荷: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 (3)粒子1和粒子2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之比
|
|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20 V,内电阻r=2 Ω,R1=1 Ω。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1、L2,每个灯泡的电阻都为2Ω(忽略温度变化对灯泡电阻的影响)。断开开关K,电阻箱R2调到15Ω时,L2恰好正常发光。
(1)灯泡的额定电流。 (2)当开关K闭合后,为了使灯泡均正常发光,求电阻箱R2应调到何值?此时R2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