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从两个高度相等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顶从静止开始下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B. 到达底部时速度大小相等 C. 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D. 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
|
|
在下列情况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 A. 飘落的树叶 B. 沿着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 C. 被起重机匀加速吊起的物体 D. 不计空气阻力,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
|
|
如图所示,高度H=1m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满折射率
(1)若h=0.6m,容器直径足够大,则液面被照亮的区域面积为多大;(π=3.14,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2)已知容器直径L=2H,若在容器底部安装一块平面镜,从液面上方观察,要使S发出的光照亮整个液体表面,h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
|
|
一列简谐横波在t0=0.02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平衡位置在x=1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质点Q的平衡位置在x=1.5m处,质点M的平衡位置在x=1.7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波中每个质点的振动频率都为50Hz B.t0时刻后质点M比质点Q先到达平衡位置 C.从t0时刻起经过0.045s,质点Q的速度大于质点M的速度 D.从t0时刻起经过0.025s,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1m E.t=0.05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M的加速度
|
|
|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停止加热,活塞上升了2h并稳定,此时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1。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求:
①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 ②停止对气体加热后,在活塞上缓缓添加砂粒,当添加砂粒的质量为m0时,活塞恰好下降了h。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
|
|
根据热学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一定减少 B. 绝对零度就是当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为零时,用实验方法测出的温度 C. 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 D. 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改变 E. 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
|
|
如图所示,质量mA=0.8kg、带电量q=-4×10−3C的A球用长度l =0.8m的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线悬吊在O点,O点右侧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E=5×103N/C.质量mB= 0.2kg不带电的B球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右侧紧贴着压缩并锁定的轻质弹簧,弹簧右端与固定挡板连接,弹性势能为3.6 J.现将A球拉至左边与圆心等高处释放,将弹簧解除锁定,B球离开弹簧后,恰好与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A球相碰,并结合为一整体C,同时撤去水平轨道.A、B、C均可视为质点,线始终未被拉断,g=10m/s2.求:
(1)碰撞过程中A球对B球做的功 (2)碰后C第一次离开电场时的速度 (3)C每次离开最高点时,电场立即消失,到达最低点时,电场又重新恢复,不考虑电场瞬间变化产生的影响,求C每次离开电场前瞬间绳子受到的拉力.
|
|
|
如图所示,长为L的绳子下端连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悬于天花板上,当把绳子拉直时,绳子与竖直线的夹角θ=60°,此时小球静止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1)当小球以角速度ω1= (2)当小球以角速度ω2=
|
|
|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M包括小车和与/J、车固连的滑轮),钩码总质量用m表示.
(1)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若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和测力计读数相同,通过计算得到小车加速度均为
|
|||||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备有下列器材:
①待测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小于1.5V) ②电流表,量程3mA ③电流表,量程0.6A ④电压表,量程1.5V ⑤电压表,量程3V ⑥滑动变阻器,0~20Ω ⑦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请选择实验中需要的器材________(填标号)。 (2)按电路图将实物(如图甲所示)连接起来_________。 (3)小组由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求得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__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