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读数增大 B. 电流表读数减小 C. 电压表读数增大 D. 电压表读数减小
|
|
|
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I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 R的阻值为1.5Ω B. 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W D.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W
|
|
|
(多选)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为异种电荷 B. a、b为同种电荷 C. 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D.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
|
|
如图所示,虚线a、b和c是在O点处的一个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一带正电粒子射入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实线KLMN所示。不计重力,由图可知 ( )
A. O点处的电荷一定是负电荷 B. a、b、c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b>φc C. 粒子运动时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粒子在每个位置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不变
|
|
|
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固定在a、b、c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O点和另一个顶点d点处,两点相比( ) A. +q在d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大 B. +q在d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 C. d点的电势低于O点的电势 D. d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点的电场强度
|
|
|
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线,图中α=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 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此导体的电阻R不变 C. I-U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所以R=cot 45°=1 Ω D. 在该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是3C
|
|
|
对下列物理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 A. 由公式φ=ЕP/q可知,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是由放入该点的点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ЕP和该电荷电量q所决定的 B. 由公式R=U/I可知,导体的电阻R由它两端的电压U和它当中通过的电流I决定 C. 由公式E=kQ/r2可知,点电荷Q在距其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由场源电荷电量Q和距场源电荷的距离r决定 D. 由公式
|
|
|
一段长为L,电阻为R的均匀电阻丝,把它拉制成2L长的均匀细丝后,切成等长的两段,然后把它们并联在一起,其电阻值为 ( ) A. R/2 B. 2R C. R/4 D. R
|
|
|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B图a、b两点与场源电荷等距,A图a、b两点在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与连线等距,C图a、b两点在点电荷与带电平板形成的电场中平板上表面处,D图 a、b两点在匀强电场中分别靠近负、正极板处。其中a、b两点的电势、电场强度都相同的是( ) A.
|
|
|
关于电场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 B. 由 C. 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的电量和所受的电场力无关 D.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
|
